上次玲子介绍满洲出产物品时,一大堆名目里就这个“猪毛”让他印象格外深刻,既古怪又实在难以和“战略物资”挂钩。
“噗。。。”玲子差点没被周正青突出的烟气呛到,脸上那副决胜千里的神情瞬间裂开一丝缝隙,染上了哭笑不得的烟火气:“少爷!是猪鬃!鬃毛的鬃!”
玲子急得几乎要跺脚,伸手在虚空中用力地比划着,仿佛这个字的发音和形状必须刻进对方脑子里:“不是猪身上那些软趴趴的毛!
是猪脖颈和脊背中间那层最硬最韧,根根挺直如针,熬得住沸水滚油的,硬鬃!”
周正青看着玲子瞬间从“国际战略分析师”跌落到“被自家少爷蠢到的小侍女”。
这反差让他忍不住乐了,方才的凝重氛围消散了不少。
随意地挥了挥手,带着几分质疑:“行行行,猪鬃,猪鬃!就算它很硬吧。
玲子,我们得讲点实际的。
我也知道洋人吃奶酪嚼牛排,不爱吃猪肉。
但你就告诉我,人家自己国家难道不养猪吗?
德国佬,高卢鸡,山姆大叔。。。人家的猪圈难道是摆设不成?
用得着漂洋过海千辛万苦地跑来远东收购这点。。。硬毛?”
周正青特意加重了硬毛两个字,嘴角的笑意仍未褪尽,只当这是玲子在夸大,把一个寻常东西吹嘘得天花乱坠的把戏。
周正青压根儿不信。
上次玲子提过猪鬃重要,但他觉得再重要也不过是猪毛,哪能入得了各国领事的眼?
他撇撇嘴,脸上写满了“你唬谁呢”。
玲子看周正青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深吸一口气:“少爷,您可别小看它!
眼下各国列强疯了一样造武器准备,枪炮坦克飞机军舰,哪样离得开刷子?
偏偏这刷子的‘毛’,全世界只有华夏农村产的猪鬃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