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6章 ,小麦换石油 高科技武器 升职加薪

于是赵满仓大手一挥,直接要了五十万吨粮食,每吨价格为二十五美元,总共花费一千两百五十万美元。

面对赵满仓这样的大客户,旧金山这边的粮食公司都高兴坏了,足不出户,还不需要自己运输,就能够卖出去五十万吨粮食,太爽了。

买到粮食之后,赵满仓就直奔海参崴,找到一家经营石油的国营工厂负责人科洛科利采夫,直接开门见山:

“科洛科利采夫同志你好,我手里有一批粮食,我想跟你换石油,怎么样?”

后者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一见面就要跟自己聊这些,本来他不感兴趣的,毕竟这事儿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就算对方有粮食,又能够有多少呢?另外一个,粮食价格估计也不便宜吧?

这儿可是海参崴,远东地区,粮食想要进来是非常困难的。

他们本土的粮食种植又少的可怜,因为这里不适合种植粮食。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莫斯科永远死磕欧洲那边,也不想经营远东这片广袤土地,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经营,实在是因为这片土地太过贫瘠,并且纬度太高不适合耕种。

气候寒冷、冻土广泛、地形复杂和积温不足等自然条件因素都导致了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受限。

科洛科利采夫虽然不太想搭理赵满仓,但还是多嘴问了一句,你有多少粮食?

“你想要多少,我就能够运来多少,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吃得下!”

听到赵满仓如此大的口气,科洛科利采夫顿时来了兴致:

“那我要一万吨小麦面粉呢,你也有?”

在莫斯科的远东地区,民众的主要粮食还是小麦面粉,当然还有杂粮等其他粮食。

“当然没问题!”

“价格呢?每吨多少钱?”

“不贵,每吨仅为五十二卢布,如何?”

嘶!

莫斯科的粮食进口价格,每年都不同,但在国际市场上,一吨小麦的进口价格是六十多美元,而这还仅仅只是小麦,并不是小麦面粉的价格。

偏偏现如今赵满仓给出来的价格,太吸引人了。

科洛科利采夫顿时眼冒金光,迫切问道:“你真的能够弄来一万吨小麦面粉?不掺杂其他东西的优质小麦面粉?而且价格是每吨五十二卢布?”

一美元等于零点九卢布的汇率,所以按照国际粮食进口价格对比,在莫斯科境内想要购买到粮食,价格相对会更贵一些。

毕竟莫斯科的农业反哺工业发展,价格低廉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再说了,莫斯科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几百万吨粮食,加上从今年年初开始,赫鲁尤金就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玉米。

玉米是给牲畜吃的,不是给人吃的粮食。

所以这就导致了莫斯科更加依赖进口更多的小麦。

先不管其他,总之赵满仓给出每吨五十二卢布的的价格,并且还是已经加工好的小麦面粉,科洛科利采夫绝对愿意为之冒险。

“没错,而且我刚才也已经说了,不止是一万吨,你就算是要得更多,我也能够供应给你。”

赵满仓微微一笑,只要有利可图,没人会是傻子。

但为啥是找经营石油的国营工厂负责人呢?

因为赵满仓没办法一下子就找到更高层的领导,能够找到这样一位负责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慢慢来吧!

一万吨粮食已经不少了,科洛科利采夫能够吃得下这么多确实很牛逼。

要知道,京城总共六百六十万人口,每年的粮食消耗就是二十七八亿斤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统购统销政策的限制,致使很多人的粮食消耗都在一个定数之内。

可即便如此,十亿斤粮食就相当于一个两百二十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粮食消耗量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的海参崴,由于莫斯科的政策,所以这时候的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远比后世仅为五十多万的人口多多了。

即便如此,海参崴每年消耗的粮食,大概也就是六七亿斤多一些,也就是四十万吨左右。

因此,科洛科利采夫能够消耗掉一万吨粮食,真不少了。

赵满仓也已经挺满意的了,万事开头难。

初次交易嘛,慢慢来。

卖出去一万吨粮食之后,赵满仓换回来不少石油,大赚了不少钱。

国际市场上,因为石油七姐妹的把控,国际原油价格处在1.5-1.8美元/桶的垄断低水平,而实际上,莫斯科境

不想错过《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