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对袁耀献策道:
“既然文优先生有把握,那此事就好办了。
主公可以给张合回一封信,让张合直接招揽韩威、韩猛二将。
让他们献城来投,岂不是美事一桩?”
袁耀的心腹大将周瑜闻言摇头道:
“这样做不妥。”
周瑜大军屯驻豫州,提防司马懿。
袁耀大军也退到了豫州,周瑜便经常来袁耀这,给袁耀出谋划策。
蒋干见周瑜否定了自己的建议,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仔细说来,周瑜还是自己的同窗好友,两人平日的关系就非常好。
怎么自己的好兄弟,在大事上总驳斥自己?
这还是不是自己的挚友了?
周瑜倒没管那么多,对袁耀道:
“文优先生只是说,有六成的把握,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让儁乂将军直接摊牌,岂不是将他置于险地?”
蒋干道:
“那以公瑾之意,又当如何?”
周瑜一笑,对袁耀拜道:
“主公,臣有一策,可试探韩威、韩猛二人的诚意。
主公可写信给张合,将韩威、韩猛二人信上的内容告知儁乂将军。
而后让儁乂找个机会,与锦衣卫密谋举事,暴露出自己的身份,让韩威、韩猛知晓。”
“如果韩威、韩猛当真有投降之意,会找张合将军摊牌,此事就成了。
如果他们两人没有此意,也不敢贸然发难,毕竟他们没有绝对的证据。
以张合将军河北四庭柱的威望,二人没有证据,就不敢谋害张将军。
这样我们也知晓了二人乃假意投降,可以做出应对之策。”
袁耀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公瑾的计策倒是稳妥,就依此计行事吧。
公瑾以为,该如何让张合暴露?
这件事,要拿捏好分寸,要不然张合还是有危险。”
周瑜笑道:
“此事既从书信而来,当由书信而去。
就让瑜来为儁乂将军谋划吧。”
李儒也开口道:
“除了张合之外,韩威、韩猛二将亦要好生安抚。
他们归降主公的概率很大,主公切不可寒了二将之心。
若是此事顺利,我军便可兵不血刃夺下兖州。
大燕,很快就要归属主公了!”
有周瑜、李儒这样的顶级智者给自己出谋划策,袁耀信心十足。
很快,张合与韩家兄弟便收到了袁耀的回信。
袁耀给张合的回信之中,将此事详细说明,并让张合试探二人的诚意。
给韩威、韩猛的书信则没多说什么,只是好生安抚了二人一番。
并对二将承诺,只要他们诚信归降,必会对他们厚加赏赐。
得了袁耀的承诺,韩威二将大喜。
韩猛对韩威道:
“兄长,你说得果然没错!
大乾太子,当真有孟尝之风啊!
太子殿下在信中说,只要咱们归顺,就封咱们兄弟二人为侯!”
韩威点头道:
“不错,太子殿下,乃信义之人。
荣华富贵就摆在咱们兄弟眼前了。
要是没有这张合,咱们投乾会很顺利。
这个张合...来得真不是时候,唉!”
“兄长,咱们要不要去试一试张合?”
“试什么?”
“试试他有没有投效大乾之意啊?”
“张合此人,乃是袁绍死忠,对袁绍忠心耿耿,焉能投乾?”
“兄长,你这么说可就错了。”
韩猛摇头道:
“在外人看来,你我兄弟何尝不是袁绍的死忠?
我们不还是归顺了太子殿下吗?
张合这个人,我多少有些了解。
此人原本是韩馥麾下大将,韩馥势穷,为袁绍所灭,张合就顺势投靠了袁绍。”
“如今大燕的形势,与当年韩馥何其相似也。
张合也是识时务的俊杰,就不会再次投降吗?
若能说服张合与咱们一起归降殿下,咱们的功劳岂不更大?”
“嗯,你说得也有道理。
那咱们就找个机会,再宴请张合一次,探探他的口风?”
“兄长,我觉得此事可行。”
在兄弟二人琢磨着要策反张合的时候,张合已经收到了袁耀的回信。
此刻他整个人都处在恍惚之中,不太相信袁耀信中所写的内容。
韩威、韩猛要投乾?
阻碍竟然是自己?
如果此事为真,那他用火烧自己,施展苦肉计麻痹二将,还有什么意义?
自己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