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多年前。如今273年的古茶树,当时只有一百多岁的树龄,树高也就2.5米左右。这样
的数,一个姑娘家,确实自己能够移栽走,而且民间用的小船也有这样的载重能力,能从东山运到西山。而那三棵千年
古茶树,高达20米的大树,别说一个姑娘,就是几个壮汉想从悬崖移走都费劲。
至于碧螺峰的茶树,李蘅大胆的猜测,两个传说都是真的,并且是原来互相独立的两个传说故事。但是经过千年的
流传,后世的加工,为了迎合碧螺春茶的名字,女主人公都改名成了碧螺姑娘。
很显然是这样,第一则传说中,碧螺春原叫“吓煞人香”。而第二则故事则直接叫碧螺春。最后有记载的洞庭碧螺
春的名字是在清朝才出现。
也就是说,在明清之前,可能有碧螺春茶种的茶叶,但是还没有后世碧螺春这样制茶工艺制成的碧螺春茶。明清以
前,也可能碧螺春,并不叫碧螺春。所谓的大唐时,碧螺春就是贡茶,也有可能是指碧螺春茶种产出的茶叶。
说着可能有点绕口,但是可能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事实如何,已经不可考,李蘅也想明白了,他也不纠结于此事了。反正都是古茶树,最次的几颗也273年树龄
,比大红袍母树也不差。
既然出了这样的事,李蘅下令无人机,全面搜索西山和东山地区,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