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也太压抑了,对伯伯姑姑他们工作上和个人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动辄提出严厉批评,对小辈们的很多懒散和过格行为,更是不会姑息。
伯伯姑姑们早已参加工作很久了,在外面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次次回家都得做一番心理建设,准备迎接老爷子的斥责。小辈们一听要去爷爷奶奶家,能提前一个星期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到了跟前后,也都是正襟危坐,生怕引得注意。润生买好红薯,见李大爷和小远出来了,就提着红薯主动走过去。中途,他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的目光很锋锐,既阻拦了他,也开始打量起他。润生准备伸手推开他,年轻人见状也后退半步,像是蓄势待发。“润生侯,来,这里。”李三江的呼喊,让年轻人收起架势,让开了路。润生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他,然后快速追了上去。“李大爷,红薯。”“你咋就买了一个”“李大爷,你是不知道这里的红薯多贵。”润生给李三江比划了一个手势。李三江眼睛一瞪:“这么贵,这是抢钱么,那你还买个屁!”润生:“……”李三江把红薯拿出来,掰成三段,自己留了一段,然后递给了小远和润生,转而对身边的老者说道:“老弟,你留着肚子吃面哈。”老者笑着点点头。李三江又对小远和润生道:“咱尝尝,这么贵的红薯有什么不一样的。”咬一口,在嘴里仔细品了品,疑惑道:“好像和咱地里种的,没啥子不同”润生:“还没咱地里种的好吃。”李三江:“润生你咋还剥皮呢,这么贵,皮也值不少斤两哩。”润生挠挠头:“我爷教我的,吃红薯得吐皮,要不就显着家里没粮只能啃红薯了。”李三江舔了一下手指,砸吧嘴道:“你跟着山炮没饿死,也是命大。”面馆到了。李追远和李三江、北爷爷坐一桌。润生主动去和后头跟进来的年轻人一桌。李三江对那位那天曾见过递打火机的年轻人招手道:“他侄儿,吃啥面点哈,别客气!”年轻人:“谢谢大爷,我不饿,出门前在家里吃过了,真不是和您客气,你们吃。”“哦,这样啊,润生侯,那你赶紧点撒,傻坐在那儿干啥,先叫老板给你上个十碗面垫垫饥”润生摇头:“我也不饿,李大爷。”对面这位不吃,他也不吃,他要时刻盯着对方。李三江很是纳罕地摸了摸头:“不饿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见他们俩真不吃,李三江就要了三碗烩面,又要了俩盘小凉菜。“老弟,你喝酒不”“可以陪老哥你喝一点。”“成,那咱哥俩喝点,小远侯,去帮太爷选酒去。”李追远下了桌,去柜台那里拿了两瓶啤酒。一看是啤的,李三江就有些幽怨。“太爷,下午还有行程。”“这啤的喝得没滋……”“这里的酒贵哩。”“行吧,啤酒爽口。”李追远开了瓶盖,给太爷和北爷爷倒酒。“来,老弟,咱走一个。”“好,走一个。”两个老人碰了杯后,一饮而尽。隔壁桌的年轻人马上站起身,润生目光一凝。老者摆了摆手,年轻人这才重新坐了回去。李追远从桌上罐子里,拿出一头蒜,剥了起来。等面上来后,少年将剥好的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太爷另一部分给北爷爷。李三江咬了口蒜,马上吃了口面,然后张开嘴,这蒜辣得腮帮子发麻。老者笑着道:“老哥在家没吃面配蒜的习惯吧”李三江赶忙喝口酒压了压,说道:“我们那儿没这个习惯,你吃不”“我吃。”“那我这里的,都给你”“好。”老者将李三江面前剥好的蒜拢到自己面前,说道:“年轻时我也没这个习惯的,呵,那会儿哪里能吃得上白面。”李追远的蒜本是剥给两个人的分量,老者一人吃,不舍得落下,真就一口面一颗蒜,他年纪大了,身体又比不得以前,吃得额头上流出了汗,眼睛也略微发红。“老弟,再来一碗。”“不了不了,吃不下了,胃口比不得以前了。以前像这样的,要是能敞开肚皮吃,我能吃五大碗!”李三江:“哈哈,那时候人肚子里缺油水儿,饭量都大得很,但吃再多,也饿得快。”两个老人开始了饭局标准场,忆苦思甜。李追远对此没什么感触,小时候他没短过吃穿,回南通后,也只是在李维汉家吃了几天稀的,就被太爷领回去顿顿有肉了。润生倒是听得内心很是感慨,不过润生以前吃不饱……还真不能赖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