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心的杨将军再三确认下,铃木和光木都再三表示他们是自愿跟抗联合作的,并没有受到任何逼迫。
“注意优待俘虏政策,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是!”最后杨将军也没有办法了,跟看守的战士再次强调了俘虏政策后就又返回了临时指挥部里。几个小时过去,第一本红黑账本就在抗联战士努力下新鲜出炉了。“特派员,这是我们拟定了的铁杆汉奸名单,请您还有杨军长过目。”一个参谋将一张名单递给马良。接过一看,仅仅是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高达32人的铁杆汉奸的名单,就有些头皮发麻。因为整个大碾子集团部落里的伪警察一共就六十人,除掉马良打死的四个倒霉蛋,被战士们逼降时又打死了三个,现在登记在红黑账本上的就53人。现在直接把32人划到要处决的铁杆汉奸里,比例直接就超过一半了。这不是马良要的结果!没有犹豫马良掏出钢笔,将排在最前面的五个铁杆汉奸的名字勾选。众人正在疑惑马良为何这么做的时候,马良开口道:“这一次的铁杆汉奸就这五个人,其余名单上的人将黑点数量控制在十五个到18个之间,然后立刻把所有人的红黑点账本公示下去。”这个决定一出,整个临时指挥部内,所有参与了红黑账的审讯和结算的干部和战士们立刻就嗡嗡的议论起来。二团长更是直言不讳道:“特派员,这些铁杆汉奸的名单都是我们经过详细的讨论才拿出来的,不是一拍脑袋就拿出来的,是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来的,这些人名单上的汉奸每一个都是罄竹难书,恶迹斑斑,平均下来每个人枪毙两次都不过分。”“您现在大手一挥,直接就把大多数人给放过了,这对得起被这些狗汉奸伤害过的老百姓吗?我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整个指挥室的所有干部战士都想不通,包括一旁看着名单对照着红黑账的杨将军都用不解的目光看向马良。面对所有人的反对,马良也不得不做出解释。 “同志们,我理解大家的想法,但是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这种绝对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这些在小鬼子手下,敌占区生存的伪警察们和那些给伪政府工作的人员。”“要是他们真的是按照咱们的道德标准去给小鬼子工作,小鬼子肯放过他们吗?他们要想在小鬼子手下生存下来,必定会或多或少做出许多坏事,他们就像是小鬼子养的狗,要是不咬人,鬼子怎么可能会继续养着他们?”马良的话让战士们陷入思考,接着马良又趁热打鼓的分析道:“我们创立这个红黑账制度,最主要的目标不在于用来区分铁杆汉奸和普通汉奸,用来杀几个铁杆汉奸。“而是给汉奸提供一条“迷途知返”的出路,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压力和恐惧,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在做坏事前都会要考虑一下,从而争取、瓦解和打击了敌人,使得这些人成为抗日的“两面派”,甚至主动向我们投诚或提供情报。”说着马良停顿了一下,对二团长问道:“二团长,你说是这些给小鬼子干活的汉奸对咱们的抗联活动的危害大还是小鬼子对咱们的威胁大。”二团长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回答:“哪还用说?肯定是那些可恶的汉奸,小鬼子到底是外乡人,咱们往常只要依托山林就能轻易的把小鬼子的讨伐部队往死里玩。”“但是随着大量知根知底,熟悉本土情况的汉奸大量加入围剿,咱们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以前咱能打完仗后还能进村休整一下,吃点热食,从老乡处得到一些必要的补给,可随着无处不在的汉奸,告密者,我们再也不能随意进村休整,为了不暴露行踪,无论是打仗之前,还是打完仗之后都必须从没有人烟的山林里行军,往往几天吃不到一顿热食,多少好同志生生饿死,累死在没完没了的行军转移中。”说着指挥室里的干部和战士们都想起了之前因为汉奸告密而牺牲的战友,眼眶红红的,都陷入沉默。轻轻叹了一口气,马良接着说:“总的来说,“红黑账本”是一场独特的心理战和政治攻势,利用汉奸的矛盾、民族心理和利益诉求,对他们进行教育、争取、分化和打击,使他们从敌人的帮凶变成了我军的同盟或中立者。”“大家想想,要是我们真的按照你们给出的名单,一股脑的把一共53人伪警察中的32人,超过百分之60的人全给毙了,如此大比例的枪毙汉奸,这不是绝大多数汉奸都往鬼子那边推,死心塌地的跟着小鬼子了吗?哪个汉奸还敢跟咱们合作?这不是变相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