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一直双手持枪保持冲锋。
因为野战冲锋中,敌人的机枪将会随时射来,所以强调的是快速转移,到下一个掩体后才卧倒双手射击。而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中,双手持枪很难保持平衡,行进速度必然降低,被子弹击中的风险也更高。所以在快速转移中,一手持枪,一手保持平衡,快速机动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看似反应更快,更迅速的双手持枪冲锋姿态。这种战术思想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各国中存在,具体体现在枪械上。老美的16,法棍的faas,搅屎棍的l85,汉斯的g36,包括95步枪的机匣上方都有提把,除了是调整瞄准基线,也存在着让士兵在冲锋或者行军中提着,方便士兵做战术动作。16g36步枪l85步枪也就是后来枪械设计和作战理念的改变,不再依靠步枪玩命去冲击阵地后,这才取消了这个设计。所以训练用来打野战的冲锋枪手跟之前马良训练专攻室内射击的夜叉训练方式又不同。这是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