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马良这边为了避免第一次远征军的悲剧,一方面积极给远征军提供日军最新动态的情报,一边积极向国军预警。本文搜:大神看书 dashenks.com 免费阅读
可惜,此时的国军还沉浸在第一次远征军对日作战的傲人战绩中,不可自拔,根本不信任马良的情报。实话实说,国军的顶级精锐其实并不弱于日军,第一次远征军对日作战,前期确实打出了军威国威。在武器装备不比日军差的情况下,跟把英美军队叫爸爸的日军打的有来有回,并不落下风。尤其是精锐的200师,以一师之兵,硬抗4倍兵力于己,火力及空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第55师团12天的全力进攻。日军动用了包括糜烂性毒气在内的所有手段都未能突破200师的防线,在后援不至,孤军奋战的极为不利情况下。200师依靠着高昂的斗志予敌重创日军55师团,打出了国军王牌师的威风,极大的为国军赢得了国际声望。连一向看不起天朝军队的日军战史都深表钦佩,称赞200师:“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尤其是担任撤退收容任务的部队直至最后固守阵地拼死抵抗,虽说是敌也确实十分勇敢。”在被击毙的日军大佐横田所缴获的日记本中也记载他的原话:“南进以来,未遇若是之劲敌,劲敌为谁,即支那军也!”“傻逼啊!别人吹捧你们两句,你们就飘起来了?就真当别人看得起你了吗?看不出呆英把你们当炮火和垫脚石吗?还在瞎庆贺?”夜晚,马良看着军用笔记本电脑上,国军内部正在为远征军拼死解救了7000英军,扬威世界,受到中外人士高度赞扬而举行祝捷大会。第一次被欧美白人如此称赞,对此时被在白人面前自卑了上百年的天朝人而言,相当于万年差生一天被当着全校师生当做表扬。可谓是扬眉吐气,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为了国际威望的虚名,更加积极配合英美搞什么大会战,对于马良的警告更加不当一回事。事实上但凡理智一点的人都能看出来不妥,呆英军队在消极作战,拿远征军当炮灰用。说起来也搞笑,包围着七千英军的日军有多少呢?一万?不对!那起码也得是八千吧?不然怎么包围七千人。都不对,答案是4000日军,还都是轻装步兵。而被包围的英军都是什么组成呢?装备比日军精良的多的英缅军第1师及装甲第7旅共七千余人,装甲车,坦克,重炮,弹药粮食无一缺少。可面对日军4000轻装步兵,硬是打不出去,选择固守待援,向远征军呼叫援助。那么破开日军包围圈,把这七千名英军从包围圈中救出来的远征军有多少人呢?答案是一个团,说是一个团,实际上因为出国后连续作战消耗,还有因为指挥不统一,作战计划乱变。被当兔子一样来回几百公里的调来调去,造成非战斗减员,没有补充兵力,此时只有800人,而且还是纯步兵部队。调用了英军的12辆坦克和重炮部队,血战了两日,这才把7000英军救出来,其中包括日军俘虏的英军和美利坚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而英军在这个远征军团为了他们跟日军拼死作战时,消极作战,只是缩在工事内,默默观望着远征军的苦战。这个800人的团伤亡过半,救下了英军,最后还发扬了国际精神,把从日军手里夺取的英军的100多辆辎重汽车和1000多匹马悉数交还英军。等于是一点实际便宜都没有捞到,只是被白人老爷们在报纸和电台上吹捧了几句,就让国军上下倍感荣幸。意识到这么下去不行的马良,为了避免十万精锐远征军重蹈覆辙。马良立刻开始了自己的b计划,既然国军不听自己的警告,那么马良就自己上,前去守住远征军的回国退路,癫偭公路的起点,重镇---腊戊。igsrc="htts: 3-readg-sign.iovel-ic-r29fcd5da8e56da73ea4305a59a09b31b~tlv-noo.web?lk3s=0942ef47&a;x-exires=1743998319&a;x-signature=zwzzymc2x%2f5yzqdg%2b7zpq79rt1a%3d"ig-width="605"ig-height="910"alt=""黄色为铁路,红色为公路,战略物资从仰光港口上岸,由铁路运输至腊戍,最后再由汽车运回国内这个原本被忽略了的,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