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没有跟葛大舅说实话,他问的是自家带过来的粮票有没有给大舅妈。
计划经济时代,每家每户每月的口粮都是定量的。他们老李家过来探亲,八个成年人,两个半大小子,还有五个孩子,一共十五口人。一天的早中晚三顿饭,不算菜和油之类的东西,单算主食就得吃不少呢!而且他们可不是今天过来,明天就走,还要再待上好几天。这年头,一个地方的走亲访友还都自带粮票,他们老李家这么远过来肯定不能差事!总不能过几天他们家一走,留给老葛家一地的鸡毛,往后几个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真这样干都不如不过来探亲,继续书信联系,给对方心里保留着往事记忆里的美好。所以说不管大舅妈是因为客气,还是不好意思的原因没有从李母手里接粮票,他们都要给!老太太收了也是一样的,又不是三五斤,七八斤粮食,这不是小事。另外就是今天的午饭,又是鱼又是肉的,还有好几个大油的菜,接待他们的规格很高。李向东都已经在心里提醒自己好几次了,走的时候一定要再给老太太多留一些粮票。当然给的肯定是全国粮票,京城粮票这里不能用,只能去黑市低价卖掉。李向东又不差这一点...“东子,你这句话说的好啊!”葛大舅端着酒杯的手一顿,他觉得自己这个小外甥说的太有道理了!妹子一家虽说是客,还是远来的客,按理说是不应该让李母动手做饭的。可这是让李母这个当闺女的,给多年没见的老娘做饭。这是孝道!是天经地义的!在院里的李母显然也听到了李向东刚才的话,她快步进屋走到老太太身边坐下。“娘,您想吃点什么?”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都行,都行,你做什么我吃什么。”李母想了想开口道:“那我给您煮碗面。”大舅闻言点了点头,“吃面好,越吃越长寿。”“那就吃面。”老太太很高兴,李母接下来的话,她听了后更高兴!“娘,这几天您的饭都由我来做,您想吃什么您随时跟我说。”“哎,好好好!”老太太笑着笑着就开始流眼泪,李母轻轻拍了拍她。“您可别哭啊,别再把我也弄哭了。”“不了,不了,我这是高兴的。”......“哈哈哈哈,这个小鬼子太傻了!热懵蛋,这个小鬼子就是个热懵蛋!”捧着小人书,身子歪在葛有福床上的李晓涛,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晓涛哥,你快跟我们讲讲。”“晓涛哥,我要听。”李晓波和李晓海不认识字,他们看小人书也就是看看里面的插画。没有相对应的文字说明,他们俩都不知道李晓涛在笑什么。“别摇了,都把我摇晕了,我给你们讲。”李晓涛坐好后开始讲故事,在屋外一刻不停,一双小短腿四处溜达的李小竹眼睛一亮。“打鬼子~打鬼子~”“你别喊了,听晓涛哥讲故事。” 李晓海把李小竹拉进自己怀里,上手去捂她的嘴。“啊!”李晓海一声惨叫,两只手攥在一起蹲在地上。坐在外屋桌前吃着大肥肉和馒头的葛有福,还有坐在他身边的李晓江,两人听到李晓海的叫声后赶忙走进里屋。“怎么了?”“他去握妹妹的嘴,手被妹妹给咬了一口。”李晓梅拉起蹲在地上的李晓海,葛有福掰开他的手看了看,一圈红印子。“没事的晓海,没有被咬破皮。”李晓海抽抽泣泣的不吭声,李晓涛一把把他拉到了床上,“我接着讲啊。”“你跟我来外屋玩。”李晓江想要去拉李小竹,李小竹躲开他的手,眼泪说掉就掉,抱着洋娃娃就往屋外走。“爹~爹~哥嘚不乖~”她边走边哭边喊,仿佛刚才被咬的是自己一般。葛有福几个笑了笑,李晓梅开口道:“有福哥你去吃饭吧,我们看着就行。”李晓梅说着喊上李晓兰,姐妹俩一起去追李小竹。两家距离不远,来来回回好几次,李小竹已经记住了路。她不让李晓梅姐妹俩跟着,李晓梅和李晓兰就跟在她身后。屋里的众人看到掉着眼泪进屋的李小竹,周玉琴上前看了看她的衣服,干干净净的不像是摔倒碰到了,便把她抱在了怀里。“晓梅,妹妹怎么了?”李晓梅讲了讲前因后果,周玉琴听完后立马把李小竹放到了地上。“哭,使劲哭。”李小竹闻言不哭了,她瞪着眼睛瞧了一眼周玉琴,又扭头看了看笑呵呵的奶奶和伯娘们,她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