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1章 安心去吧

决战,过时攻昌平。”

“贼子,欺人太甚!”朱由检怒喝一声,看向了太子。

诸人都看向了太子哥。

昌平万寿山是十二陵所在,从永乐到天启的陵墓都在那里,若是丢了甚至被焚毁,后果可比凤阳明皇陵严重多了。

兄父祖寝陵都保不住,你崇祯还能干什么?大明要完,不跟你玩了。

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

属于大明软肋与要害,不可不救。

“昌平总兵李明辅有兵八千,能否守住犹未可知……”朱慈烺停顿了一下,道:“回信,明日决战!”

“殿下……”吴甡犹豫片刻,道:“受敌激将而发兵,是否不妥?”

“总要打一仗的。”朱慈烺没有多说。

其实很多文臣觉得皇帝带兵出阵太危险,其实朱慈烺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是他没得选,朱由检也没得选。

御驾亲征再好听,也是弃首都而走,大家嘴上不说,肯定也是各种腹诽,做事情就会敷衍。

临走之前打个胜仗就不一样。

皇帝是真能打,南下是执行“灭虏先平贼,安国先定南”的策略,而非提桶跑路。

江南官僚士绅不但不敢哔哔,想偷奸耍滑时更要考虑皇帝的大宝箭。

朱由检射出回信,阿巴泰派人捡来看了,下令收回打草谷的游骑,退后五里休息。

四月初夏,无需帐篷,席地而睡就行。

明军的条件就好很多。

守城军兵可以轮班,也有热饭食吃,皇帝父子则回宫休息。

刚到门口,皇后周氏与天启的懿安皇后张氏迎了出来。

周氏看老公,张氏看侄儿,确认两人安然无恙后才松了口气。

“听那铳炮震天响,是鞑子攻城了嘛?”周氏问道。

“略做试探罢了。”朱由检得意洋洋地说道:“朕大发神威,手刃七个鞑虏,三军振奋。”

张氏说道:“陛下万乘之躯,如何能轻蹈险地?何况皇帝太子同在,若是一同不幸,江山付于何人?”

“皇嫂不必担忧。”朱由检大咧咧地说道:“区区鞑虏,不值一提,待明日朕领兵出击,必全歼之。”

“什么,要出城?”周氏惊呼道。

“陛下守城即可,实无必要冒险出城,万一……”

“娘,大娘。”朱慈烺打断两人,说道:“国事颓危,若我父子不敢上阵,又指望谁收拾江山呢?

且战争这么多年,军民臣将殉国者众,尚无朱氏子弟阵战,鞑虏再次临城,父皇不出,三军沮丧,恐怕只能等到国破家亡了。”

周氏张氏到底不是不明事理的,一时无言。

“行了,赶快吃饭,吃完了还要巡城。”朱由检说道。

周氏张氏慌忙回宫准备饭食。

快速吃完,朱由检上马巡视,朱慈烺回营休息,一直睡到后半夜,起身上了城墙。

城墙上有军兵巡逻,但是并不多。

外城全长五十里,皇城十八里,都需要驻守,不可能密集排列守军,只能不间断巡视,待敌人进攻是调集预备队登城。

进攻方也存在这个烦恼。

城墙太长,四面围攻不可能。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护城河的重要性了。

敌军进攻必先填壕开路,其填塞段就是进攻方向。

如今虏军没有填壕的人力物力,其实不用担心全面进攻,皇帝太子亲自巡查还是为了安抚人心,顺便防备虏军泅渡护城河偷袭。

阿巴泰想过,但是放弃了。

白天的示威性进攻把明军士气拉了起来,小规模泅渡偷袭就是送。

天色未亮,天子营、周遇吉部、应时盛部集结吃饭。

周应两部没有并入天子营,一方面是训练不协同,另一方面是太子顾虑各大将的想法。

人不惧艰险进京勤王,你把人兵马吞并了,这么不讲究,不跟你混了。

什么,兵马是朝廷的?

笑话,老子辛辛苦苦拉起来的兵马,一把吃的一把喝的练出来的,怎么就是朝廷的了?

文臣的想法差不多。

咱辛辛苦苦读书,历经乡试省试会试突出重围,全凭自己的本事,跟你朝廷没一文钱关系,那当然要顾着自己来。

这就是当今文武的思想状况,也是武将自立文官贪财的根源。

很难搞。

再难搞也要搞。

好在有大义名分,只要合情合理,别人没反抗的余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