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 接管京军

“殿下。”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出列,道:“陛下领精锐出征天津,殿下再出精兵强将,京师防务几近于无,若有变乱,应对不及,臣以为还是持稳为要。”

“请殿下三思。”诸多与勋贵有关系的朝臣拜下。

朱慈烺说道:“孤意已决,勿复多言,若是诸将怯懦,可请去爵去职,选族中有勇力者代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说就要撕破脸。

要是以前,不要说太子,就是皇帝也只能无能狂怒,但如今太子有亲军,皇帝亲征更是大胜,麾下近万精锐,若是给脸不要,怕只能脸随着脑袋离开。

“臣遵旨。”朱纯臣等人应下。

朱慈烺说道:“即刻出兵,孤希望你们能带回鞑虏首级来。”

“臣定不负殿下信重。”朱纯臣等人退出大殿。

“公爷,真要出兵?”定远侯邓文明问道。

卫国公邓愈子邓镇受李善长牵连,夺爵被杀,明世宗嘉靖十一年,邓愈五世孙邓继坤以功臣后续封定远侯,仍获诰券,传承至今,由邓文明袭爵。

相比其他勋贵,邓家不止爵位传承中断过,家学也中断……嗯,中不中断都一个鸟样。

谭弘业说道:“太子独断专行,旨意既发,绝无收回的道理,若是拖延不出,诚意伯等人就是前车之鉴。”

“他就是想我们去死!”武安侯郑之俊愤愤不平地说道:“就京中老弱病残,怎么打?

而且他如此安排,明显是想以东宫卫掌控京军,要是让他得逞,我们勋贵还有什么用?”

一语中的。

京中确实是老弱病残,但是人数众多,只要掌握在手,谁都不敢小觑。

太子以截杀鞑虏为名派勋贵出城,不管他们斩获如何,东宫卫已经接管了京营。

到时候,这些勋贵干嘛?

学朱纯臣当主编嘛?

问题是皇帝春秋鼎盛,也没有实录可修啊。

“事已至此,出城再说吧。”朱纯臣叹了口气。

又舍不得爵位,不出城又能如何?甚至都不敢跟郑之俊一般用个“他”指代太子。

十人匆忙集结了家丁,点了五百兵,各自出城去。

前脚刚走,陈坦公领着东宫卫进了京营。

一群新兵蛋子,指望他们统领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各任副百总,瞬间就把京兵牢牢掌控,唯一的问题就是东宫卫分散一空,太子再无可用之兵。

权宜之计,等皇帝回来就稳了。

皇帝正领兵往京师赶。

路上偶尔捡到几个鞑子,通通砍了首级。

吴国贵在磨刀准备砍人。

砍谁?

当然是兵变的“首脑”啦。

兵变还没发生,首脑已经就位,到时候砍了给朝廷交代,好证明吴三桂对朝廷的忠心不改。

“将军。”亲卫进来,道:“军门有请。”

用的是请。

因为吴国贵是吴襄义子,论身份与吴三桂相同,加上其智谋武力皆雄于辽东,吴三桂一直就把他当兄弟。

到了总兵府,吴三桂问道:“兵变之事暂停。”

吴国贵一愣,道:“黎玉田那厮催促日紧,屡次要求亲自督促迁徙,若是不除掉那厮,实在无法推脱了。”

“看看这些。”吴三桂递过去诏书,随便踢了踢脚边的箱子。

吴国贵低头一看,瞪大了眼睛。

都是人头。

鞑子的,真鞑子,不是化妆出来的。

“朝廷送来。”吴三桂说道:“阿巴泰领兵威慑京师,皇帝领兵出战,太子随后支援,阵斩俘获四千有余……”

“怎么可能?”吴国贵难以置信地说道:“京中若有如此战力,何以放任松锦大败?”

“兵还是那些兵,将却不是那个将。”吴三桂感慨道:“谁能想到皇帝如此勇武,而太子又如此果决呢?”

“辽东精锐,冠绝天下,若是入京,必被皇帝纳入麾下,彼时军门只能听从驱使。”吴国贵说道。

“为之奈何?”吴三桂极度惆怅。

投鞑虏吗?

既不甘心又不安心。

在辽东这么久,吴三桂深知鞑虏也就那么回事,只要粮足,完全有的打,这也是皇太极屡次招降的原因。

割据宁远的话,到时候皇帝筹措了钱粮御驾亲征,还是失去辽东军掌控权的下场,毕竟皇帝有精锐,能打能抗,辽东军有变乱也不怕。

“军门~”郭云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