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3章 遍地内贼

思来想去,唯有严加戒备,根本之计还是尽快拿下北京并全取山东。”

“想当年袁可立以登州为基地渡海来攻,如今明国残破,缺兵少将,即便明帝亲自渡海,无粮草支持亦是白费功夫。

可虑者不过时不时偷袭。

如王弟所言,拿下北京全取山东乃根本之策。”皇太极歇了口气,继续说道:“大清上下多以明帝为大患,却不知其有勇无政,实难持久。

明国小儿智谋精深,若不能趁明国虚弱时全取天下,只怕是金与南宋对峙之局再现。”

大明太子释放残缺俘虏确实把皇太极气的够呛,也成功引起了俘虏家眷的愤恨,但是下面人不敢恨皇太极,只把愤怒对准了明国。

最重要的是,俘虏带回了大量情报,尤其是太子幕后主导了京津之战的事。

皇太极立刻将其视为心腹大患。

欲除之而后快。

若非龙体有恙,必然亲征,如今却只能哀叹南国小儿欺朕病无力。

“王弟以为,大阿哥能否对付南国小儿?”皇太极忽然问道。

不是吧,一仗没打就想着易储?不对,是想把皇位传给多尔衮。

这话可不敢乱接,再受宠信,这也不是自己能掺合的。

济尔哈朗思忖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大阿哥说的有道理,南国小儿智谋再深,可用之将仅明帝一人耳。

以大阿哥之能,必灭明帝,彼时就算小儿逃脱生天,亦如猛虎去爪牙,不足为虑。”

“希望如此。”皇太极没有再说。

豪格行不行,打过才知道。

大明皇帝不知道“大清”皇帝是如何对他念念不忘,此时,他已经抵达应天府江浦,过了江就是南京。

南京各部司长官、巡抚、知府,勋贵、武将,南京二十四衙头脑,皆过江迎驾。

礼毕,朱由检略带不满地说道:“朕再三降诏,国事紧要,无需迎驾,何以过江来?”

“启奏万岁爷。”张彝宪说道:“世宗之后,诸先皇帝再无南巡,万岁爷开百年之先,奴婢等本该前往泗州迎驾,因万岁爷旨意而罢,如今只是过江迎驾,属实极为无礼。”

崇祯四年九月,钩校户、工二部出入,署名“户工总理”,其权视外总督,内团营提督,九年守备南京,恩宠无以复加,因此张彝宪敢开口。

朱由检不置可否,道:“准备渡江。”

“臣已经准备好船只,随时可以过江。”郑芝豹不失时机地说道。

其兄郑芝龙来信再三强调要好好表现,郑芝豹也羡慕其兄的世职,因此很尽心。

为了自家官位,郑氏兄弟确实是卖力的,不然不会让郑彩援助宁远。

当然,该检查还得检查,确认无误后,皇帝登船,召吴襄随驾。

爷,你不爱我了?

张彝宪感觉不妙,幽怨地看着皇帝。

朱由检全不在乎,拉着吴襄站在船艏,问道:“卿久居北方,来南京可习惯?”

吴襄受宠若惊地回道:“谢陛下厚爱,臣并无不习惯。”

“宁远告急,朕本欲回师支援,然南方有贼,只能听太子安排,令卿子退守山海关。

然军民眷恋故土,迟迟不动,致使宁远被围。

各部战力卿是清楚的,守城尚可,出战必败,朕若回转,南方贼人未除,实乃首尾不能兼顾。”朱由检惆怅地说道。

吴襄说道:“臣无能,内不能镇压流贼,外不能抵御建虏,竟致陛下亲临锋矢。”

“攘外必先安内。”朱由检叹了口气,继续道:“贼为闯献,亦有刘泽清左良玉辈,各地民乱纷纷,若朕至而复去,怕是贼焰更嚣张。

朕意,先收拾左良玉部,再灭括苍山贼,继而平定各地,再进兵湖广击灭闯贼。”

吴襄拜道:“臣部三千军皆精干,可为陛下前驱。”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上是毕恭毕敬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算吴三桂投虏后裂土封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皇帝进抵南直隶消息已经人尽皆知,各地官吏为了政绩纷纷动了起来,而首要任务就是平贼。

浙东中南部括苍山,群峰林立,占地辽阔,地形复杂因赋税加派日重,不断有百姓逃入其中,久之竟至数万众,各自聚众立寨,先以自守而后为盗,官府深受其扰。

太子诏令各地平贼,括苍山被重点点名,浙江上下压力巨大。

得知皇帝抵达南直隶,东阳知县姚孙棐急了。

“括苍山民乱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