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4章 诚实守信太子烺

行动。

太子有言在先,安全运达论功行赏,若有短缺依照贪渎处置,离港前郑芝龙再三嘱托务必送到,就算他有把握干掉或者收买随船押运的东宫属臣,他也没法把这么多财物藏起来。

到时候海上被郑芝龙追,陆地上被朝廷追,除非投虏,否则绝无可能脱身。

就算投虏,以他无名之辈的身份不可能有很好得待遇,到时候就是小儿持金行于闹市。

郑芝龙的顾虑是一样的,他比郑彩强的地方在于可以用截留的钱财招兵买马,直至划地为王,但是郑芝龙权衡过,上了陆地是打不过朝廷的。

所以近千万的银子安全到达了南京。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赏了郑彩个柱国。

“朕闻卿有一女,年方十四,姿容出彩,贤淑智慧,可送进宫里随皇后左右?”朱由检问道。

郑彩大喜拜下,道:“臣立刻遣人接来,送入宫中服侍皇后娘娘。”

这可不是给皇后当丫鬟,而是作为太子妃考察培养的。

万一成了太子妃……回去,马上回去,先给太子做牛做马,再做太子的老丈人。

郑彩欢天喜地而去,东宫属臣石嶐拜道:“臣临行之前,太子嘱托,其中属于托运部分,务必归还其主,不得挪用分毫。”

有信用,这才是国家储君。

朱由检暗赞一声,问道:“需要归还多少?”

“按照名册,当还八百余万。”石嶐取出名册举过头顶,道:“其中有亲眷在淮河以北,当即刻归还。”

八百万?

朱由检呼吸粗重了起来。

太子欲效商鞅立木,但是八百万价码确实太大。

石嶐察觉皇帝的心理状态,连忙说道:“太子殿下有言,朝廷信用当以百年计,当银万万两,八百万虽多,不过九牛一毛。

臣请陛下克制,勿坏太子殿下长久之计。”

八百万虽多,但是能给后续铺路,其实是值得的,因此太子特意强调,生怕皇帝老爹忍不住。

“朕晓得了。”朱由检悻悻地说道:“这笔钱财由卿与锦衣卫共同监管,天子营押运,务必足数归还。”

“臣遵旨。”石嶐应下,又道:“年初,太子殿下授夷人汤若望官职,令其主持开采马鞍山、萍乡煤铁,并邀请佛郎机人为火器教官,至今不见成果,请陛下过问此事。”

巩永固道:“臣当即派人查验此事。”

朱由检说道:“太子关注,非同小可,若其虚言诓骗,逮论,若其遇阻,倾力解决。”

“臣遵旨。”巩永固应下。

朱由检看向石嶐,道:“太子可说什么时候南下?”

“太子殿下计划,京师及京畿运河沿岸财货臣民全部离开后南下。”石嶐回道。

“耗时日久,恐生变故,尤其是即将入冬,若是运河封冻,难以成行。”朱由检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往北方去接应一下?

随即摇了摇头。

以建虏战力,不是突然袭击的话,就得发大军行动。

两万作战部队,算上后勤辅助和牛马骡,每个月至少四万石粮食。

南方能凑出这么多粮食吗?

不能。

皇帝一直关注着京师,却没忘记运河沿岸各处的几十万军民。

每日粮食流水般运过去,同时把百姓带回来于淮北淮南安置,不但中枢囊中羞涩,民间存粮也在急剧消耗。

虽然秋收未久,然而粮价高涨,民间已经满是怨言。

皇帝北上所需的粮食,很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太子要求,局势限制,朱由检不得不强制忍耐。

为了分散注意力,皇帝决定给自己找点事。

“传张罗辅,点五百禁军,随朕检验太仆寺……”

话音未落,王承恩进来,道:“皇爷,黄宗羲请觐。”

“宣。”朱由检说道。

他对这个敢在朝堂上抽人的家伙颇有好感,又想起黄宗羲为报父仇而当堂刺杀阉党许显纯的故事,因此授其通政司左通政之职。

不一刻,黄宗羲进来行礼,说道:“启奏陛下,汶上孔氏嫡长子孔胤棋携诸兄弟、宗亲、颜孟二学子弟一百二十五人至南京,奉表请觐。”

朱由检当即就皱起了眉头。

山东未破而孔氏分子弟南下,显然是想效法北宋时两面下注,这种操作在豪强大户中屡见不鲜,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末天下三分时的诸葛家。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