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高挂,旌旗蔽空,银山县外三十里处,大军缓缓挪动。本文搜:找小说网 zhaoxs.com 免费阅读
郑氏两万军,武氏三万军,总计五万,而对面的明军同样这个数。
今日决战,双方正在排兵布阵。
郑氏军队大将、郑梉之孙郑根举着望远镜看着武氏军队,说道:“此战成败全在于武氏,派人去联络一番,免得其临阵溃逃坏了大局。”
副将安平宇说道:“世孙,武氏虽然桀骜,却不是不知道轻重的,如今武公悳欲投而不得,肯定死战到底。”
“多联络总是没坏处的,走一趟。”郑根语气很温和,态度却很坚定。
大战当头,安平宇不敢啰嗦,刚下了望斗,武公悳策马而来。
武公悳本打算投降的,但是杨御蕃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于是他放弃了幻想,积极靠拢郑氏,并征调了全部军队,想着与郑氏共抗明军。
郑根下了望斗,拱手行礼道:“大战临头,郡公如何有闲暇过来?”
“还没打起来,不急。”武公悳回了一句,又问道:“谅山那边战况如何?”
“郡公放心,谅山地势险要,大军云集,诸位领兵大将都是久经战阵的,北军虽然强势,没有几个月也难破城。当务之急还是击破北军偏师,然后回援谅山。”郑根说道。
武公悳回道:“好,只要官军不退,宣光军定然死战到底。”
“郡公放心,勠力同心,死不旋踵。”郑根正色回道。
武公悳怕郑军跑路,他何尝不怕武军跑路?所以两人都很客气。
客套一阵,武公悳打马回阵,双方已经准备就绪,正要派人放嘴炮时,十余骑呼喝着狂奔而来。
“升龙失守,大军回援~”
郑根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大战在即,何来的贼子乱我军心?”
他反应很快,却止不住军兵的骚动。
信使狂奔到面前,叫道:“世孙,大王急诏,大军回援升龙……”
“一派胡言!”郑根呵斥道:“两路北军皆被阻拦,升龙如何会遇警?”
“第三路北军从海上来,已经占据升龙,速速回师,谨防后路。”信使举起了王令。
郑根恨得咬牙切齿。
即将接战时来说首都失守,这些狗东西是不是北军派来的卧底?
“世孙,此时退不得。”安平宇说道:“我军退走,武氏侧翼暴露,必败无疑,武氏亡,此路北军可直击升龙。且升龙已失,两万大军势单力孤,必须与武氏精诚合作方有生机。”
没等郑根想清利弊,武氏已经击鼓进兵。
郑军还没动弹,郑武联军之间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缝隙。
对面,杨御蕃敏锐地察觉到了变故。
“方才有飞骑进入郑军阵中,随即踌躇不前,定然是海师得手。”杨御蕃做出了判断。
“将军,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莫敬宇之子莫顺义兴奋地说道。
他本名莫敬铮,莫敬宇为显示恭顺和归义以及附和汉家姓名规则,将其改名莫顺义。
“陛下以陆路吸引郑氏主力,以海路趁虚而入攻升龙,再以升龙之失打击郑军士气,如今海路得手,该我们上了。”杨御蕃放下望远镜,大喝道:“传令,高平营正面迎击武军,骑兵第一营威胁其侧翼,前锋营与骑兵第二营进攻郑军,各部同时用安南话高呼‘升龙已破,安南将灭’。”
各传令兵立刻飞奔而出。
命令传下,战鼓擂响,明军缓缓开动。
“升龙已破安南将灭~”
用的是安南语。
全军都在学安南语,主要就“升龙已破安南将灭”、“放下武器跪地抱头”、“站住别动”、“投降不杀”、“献城免死”这几句。
学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此时把口号喊出来,声震苍穹。
本来昂首挺胸往前进的武军立刻放缓了速度,而刚刚启动的郑军又停下了脚步。
“来人,将这些狗贼斩首示众!”郑根气的七窍冒烟,指着信使喝令。
“世孙,我们是奉大王令而来……啊……”
左右亲卫一拥而上,将信使斩杀殆尽。
“传令,畏缩不前者,斩立决!”郑根再次喝令。
主将的态度很坚决,兵将的行动很缓慢。
很多郑兵听到升龙失守的消息,下意识的就以为安南已经战败,士气大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军兵前进时拖拖拉拉,阵线变的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