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3章 大明岂有如此不孝子?

不屠杀不代表不吓唬他们,免得他们以为一切理所应当。

选一些朝鲜人去交趾当官,看看朝廷是怎么处置安南蛮子的,不说让朝鲜人感谢不杀之恩,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抗拒王化的下场。

宋时烈不知道太子的小心思,毫不犹豫地说道:“外臣不敢为大明官吏,亦不配为大明官吏。外臣奉王令护持王子淏南下,求父国出兵助朝鲜复国,求援不成,反倒要促成朝鲜归附。

外臣渴慕王化,朝鲜归附乃外臣乐见,然外臣为朝鲜李氏之臣,此举不忠,不配为官。”

钱谦益忍不住说道:“朝鲜国王本为大明臣子,其臣属亦为大明臣属,所以先生出仕,实乃为国为君,何来不忠之说?”

宋时烈没搭理老钱,道:“殿下,外臣心意已决,请殿下勿勉强。”

“也罢,人各有志。”朱慈烺挥挥手,道:“二卿且回去休息,若果真愿意归附,便联络朝鲜遗民上表。”

“外臣告退。”x2。

待宋时烈和李淏退出大殿,朱慈烺环顾诸人,问道:“诸卿,朝鲜若是愿意归附,当如何处置?”

“殿下,粮草尚未存储,无法用兵,即便开始北伐,亦当先收复失地而后进轰辽东,最后收朝鲜。”钱谦益说道。

废话,太子不知道啊?

郑芝龙出列道:“殿下,倭寇占据朝鲜而建虏按兵不动,其中必有蹊跷,或许前线有机可趁,臣请殿下明察。”

“右辅此言有理。”孙传庭说道:“前线建虏减兵,登州直沽口亦无战事,以朝鲜的人口钱粮,建虏不应该弃之不顾,而今按兵不动,定然是其在别的地方用兵。”

倭寇打朝鲜跟打儿子一样,万历朝鲜战争如此,此次又是如此,但是以建虏的实力,打倭寇跟万历年间明军打倭寇差不多的局面。

然而他们没出兵。

除了别的地方用兵,没别的解释,因为朝鲜的人口钱粮对建虏确实很重要,而且关系到菊花位的安全。

“消息断绝,军情不知,且不做猜测,按部就班地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朱慈烺说道。

钱粮在手,天下我有。

各方老铁们的慷慨打赏下,内帑不缺银子,但是缺粮食,今年的收获够百姓吃,不会有太多储蓄,如果明年风调雨顺的话,后年才能打大仗。

所以杂事且放一放,先把秋收忙完。

南边的交趾也进入了秋收季节。

此时,谅山城头上,皇帝正举着望远镜看着百姓收割水稻。

“为何只割稻穗而留下稻秸?”朱由检忍不住问道。

旁边的知府温璜回道:“陛下,交趾春种夏收,夏种秋收,而水稻秋收时只取稻穗,留秸秆于田中,待其再生稻穗,此为三季。即便是瘦田,前两季亦能各收一石以上,第三季只得二三斗”

“这么懒?”皇帝惊讶地问道。

温璜笑道:“若非懒惰,以交趾天时地利,陛下怕是还在攻打谅山。”

这个确实是。

若是南蛮子勤快,以他们优越的气候条件,人口起码翻个三五倍,皇帝真要费大功夫来打。

其实皇帝不知道是,即便一年三熟,以前的安南等国依旧会从大明进口粮食。

只能说,如此好的地方,就该大明人来耕种。

“诸卿既然知道其中利弊,何以不加纠正?”朱由检问道。

温璜回道:“此乃交趾千年传承的耕作方式,臣等尚在研究之中。另外旱季到来,要抓紧时间铺桥修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若是重新栽秧,百姓就全被困在田里了。所以大部分田地依照旧法处置,部分田地种植豆、玉米、番薯等以观成效。”

“卿思虑周详,朕急躁了。”朱由检果断承认了错误。

他可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不然也不会屡次下罪己诏,也不会因为温璜直言而怪罪,毕竟被温体仁周延儒骗惨了,已经吸取了教训。

最主要的是,温璜是太子派来的,皇帝很放心。

就在皇帝打算下去看看收成时,沐天波疾奔上来,拜道:“启奏陛下,禄永命密报。”

皇帝神色一动,立刻接了过来。

“好,北交趾南蛮余孽位置已定,当发兵剿灭之!”皇帝喝彩道。

禄永命护着郑柞与郑梉汇合后,果然受到了重用。

不重用也不行,郑氏麾下文武死的死散的散,能用的没几个了,虽说禄永命来历有些不清白,但是文武双全,郑梉还是委以重用。

御林军副统制,不是主将,没有决断权,却常随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