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了这条路。
当然最现实的原因是归德府以东地区被明军控制着,他只能从开封这边渡过黄河。
就在济尔哈朗虎视眈眈凤阳时,一骑飞奔进了中都凤阳大营。
在周遇吉领兵北上后接任北大营提督的牟文绶看到情报,眼睛一亮。
“当初朝廷诏安尼堪等人,咱还颇有牢骚,却不想居然有此作用!”牟文绶嘿嘿一笑,道:“来人,召集诸将。”
不一刻,诸将齐聚。
“各位同僚,好消息!”牟文绶说道:“建虏伪王济尔哈朗领兵五万,由开封渡河,欲要偷袭凤阳。”
“什么,消息确凿?”副将王光恩问道。
牟文绶回道:“曹县的消息,以张将军之谨慎,必然无误。”
“太好了!”王光恩拍掌笑道:“本以为留守大营是闲置,却不想还有功劳送上门来。”
一不小心说了句大实话。
收复山东这么大的战事,却让我们留守大营,是不是因为我们不是嫡系出身?
包括牟文绶也有这个念头。
但是他们知道不是,因为杨御蕃、黄得功、周遇吉等人都是做过大营留守的,这也是独领一方的前置条件。
知道归知道,不能立功都是白扯,所以心里不舒服。
如今倒好,济尔哈朗送货上门。
“兄弟们议一议,怎么配合前线歼灭这部建虏。”牟文绶顿了顿,补充道:“以前都是陛下亲征,如今陛下忙着对付吴贼,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倒是。”王光恩点头说道:“跟着陛下战无不胜,却显不出我等的本事来,这次可要好好表现。”
“其实好打。”王光兴说道:“北大营两万五千兵,留五千守城,两万迎面打过去,再让各部配合三面阻截,区区五万建虏而已,覆手可灭。”
这话很狂,却获得了一致认可。
如今的禁军可不是当初北京城里看着二十来个虏骑耀武扬威的禁军了,两年多时间里,每日小练,三日大练,十日演练,训练有素,粮饷充足,装备精良,完全可以重现汉唐时一汉当五胡的景象。
于是,朴实无华又枯燥的方案确定,立刻送往各处。
想要打歼灭战,离不开各部的配合,甚至归德的周王也要动起来。
当然,没忘记给太子说一下。
他们知道太子在四川,但是大军行动肯定要汇报的。
此时,太子正在接见秦良玉与四川镇守将军秦翼明等人。
没等秦良玉拜下,朱慈烺已经上前扶住,道:“巴王顷刻间动员五千白杆兵,确保川东不乱,劳苦功高。”
“此乃臣本分。”秦良玉说道。
“若是天下土司皆如石柱,何须改土归流?”朱慈烺摇头说道。
白杆兵名满天下,无需多言,这背后却是秦良玉对石柱的治理有方。
但凡治下百姓过的不好,他们就不会投军,即便被拉了壮丁也不会有多少战斗力。
治政有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讲真话,要是天下都是秦良玉这个模样,太子直接就开历史倒车将郡县制改回分封制。
可惜不可能。
“最近宫里送来一批好东西,巴王看看。”朱慈烺伸手。
方正化递过一个小木匣。
朱慈烺取出里面的手表,说道:“此乃计时的好东西,巴王看看。”
“谢陛下赏赐。”秦良玉接过,研究了起来。
朱慈烺笑道:“本宫替巴王戴上。”
颇有轻浮,要是年轻三十岁,秦良玉就要怀疑太子居心不良,但七十多了,曾祖母级别的存在,便大大方方地伸出了手腕。
说了用法,朱慈烺又道:“必须虽小,确实精细制造的第一步,等其大规模推广,则国朝可全面推广燧发火铳。”
燧发枪的核心是里面的弹簧,而弹簧的制造与钟表里的发条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第一支燧发枪的发明人也是个钟表匠。
也就是说,钟表产业大发展能极大地增加燧发枪制造工匠的储备,至于后装线膛枪,还得等等。
饭要一口口吃,太子并不着急。
见太子对秦良玉如此亲厚,秦翼明放下心来,道:“殿下,如今各路叛军已定,是否可以解散白杆兵了?”
“怎么,担心功高震主?”朱慈烺笑着问道。
秦翼明讪讪一笑,不知如何回答。
他觉得石柱要是造反,官军即便有装备优势,在山区里也讨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