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骑滑倒可能摔死人,就算不在乎这点风险,道路泥泞,战马跑得慢不说,还特别消耗马力,可以说失去了机动性。
邝鸿说道:“梁山失守已经被建虏获知,其必加强戒备,已经失去了突袭的时机。且抢夺粮草阻断吴贼后路的目的已经达成,陛下当镇之以静。”
“还不够。”朱由检说道:“吴贼发现后路断绝,必然退往济南,朕打算在半途设伏。”
“陛下当信任唐王。”郑遵谦说道。
朱由检摇头说道:“前年突袭济南,打的跟狗屎一样,怎么信任他?”
西面是张煌言的大军,南面是周遇吉的主力,东面陆周步步紧逼,吴三桂发现皇帝抢了梁山大营,只能在包围圈没合拢之前跑去济南,再看情况决定是否撤退。
按照计划,登州发兵走大清河突袭济南,以完成包围,但是皇帝并不信任登州军队的战斗力。
此时,大清河上,朱聿键正站在船头上看着岸边行进的军队。
“大王,春雨湿寒,还是回船舱里避一避吧。”邓景森劝道。
“将士们栉风淋雨而行,本王等会还能换干衣裳,无妨。”朱聿键说道。
邓景森劝道:“大王其实不必忧虑,毕竟朝廷大军齐发,建虏必然抽掉济南守军往援,此战必胜。”
朱聿键说道:“尚未获胜之前,不可大意。”
不是说敌人少就能赢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了,但是这话说出来就表明自己不信任登州兵将了。
其实他就是不相信,不然待在登州等消息就好了,根本不用冒险领兵出来。
当然,他用的借口是“学习周烈王好榜样”和“朱氏子弟当如陛下亲临锋矢”这两个强有力的理由,尤其是后者,让人无法反驳。
周王正在努力往济南城下赶,而吴三桂已经接到了济宁的急报。
济宁城并没有收到梁山失守的消息,但是原本该由梁山大寨发出的粮草迟迟不见踪影,本来要到前线监军的孔有德查无此人,派出去查探情况的斥候石沉大海,傻子都知道梁山丢了。
“妈的,孔有德无能!”吴三桂郁闷地骂了一句,又疑惑地说道:“到底是哪路明军绕道几百里突袭了梁山?”
“大王,狗皇帝大纛虽在,其人却不见露面,是不是狗皇帝暗度陈仓了?”吴国贵说道。
“十有八九如此。”吴三桂恨恨地说道:“传令各部加快速度退回济宁,再令祖泽润搭建浮桥,待大军抵达后转进济南。”
果如皇帝预料,吴三桂的第一选择就是济南。
哪怕知道皇帝轻兵突袭必然兵力不多,他依旧不敢冒险。
济南就好了。
有代善留给满达海的一千女真兵和朝廷派遣的一万二蒙古兵,还有大量粮草,可谓兵精粮足,就算不继续跑路,也能据城坚守。
就在吴三桂抓紧时间跑路时,济尔哈朗正挥兵进攻杞县,他刚从开封出发就暴露了行迹,于是不得不转入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