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1章 洪承畴遗计,孔府请降

分人都有。

唐通的心腹幕僚、原昌平主簿蒋韬,姜瓖的副将于泽润。

二人一五一十地说了唐姜二人要投明的打算。

“我若有半句假话,必教我万箭穿心,死无全尸。”于泽润指天发誓。

“我发誓我说的也是真的。”蒋韬同样指天发誓。

“诸位兄弟,可还有疑惑?”吴三桂笑眯眯地问道。

“杀得好。”原宣府游击屈一新大声叫道。

“杀得好,如此败类,就该千刀万剐。”

“倒是便宜了这两贼,应该上奏朝廷诛全族。”

“上奏朝廷,男丁为奴,女眷为娼,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诸将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恨不得再去砍唐姜二人几刀。

是兄弟就去砍他。

吴三桂压手止住诸将的嘈杂,道:“诸位兄弟莫要以为本王会吞袍泽兵马,唐通部,依旧归属于兄弟麾下,待济南解围,本王上奏朝廷,必授予总兵之职。而姜瓖部作为预备队,作为各位兄弟麾下军兵战损的补充……”

听着姜瓖的安排,屈一新不由怀疑起自己的判断。

难道这厮真的不是兼并别部兵马?

吴三桂没有解释太多,说了自己的安排后让诸将各回防区。

屈一新随着众人告退,看到相熟的原怀来卫指挥使柏大武,正要找他聊两句,忽然怀疑对方是不是吴三桂的死忠。

于泽润大概率是提前得了吴三桂的许诺才出来做作证的,虽说屈一新不觉得于泽润能活着出去,但是不敢冒险。

谁知道柏大武的想法呢?

他甚至不敢跟部下商议投降的事,毕竟他也不知道麾下诸将会不会。是不是想着取代他。

于是,本来暗流涌动的各部兵将顿时沉寂下来。

得了汇报,吴三桂不由感慨道:“幸好放洪先生离开,否则他肯定不会留下计策。”

郭云龙说道:“若是能留下洪先生,说不得能解济南危局。”

“济南的危难只能是朝廷援兵抵达,我等唯有死战待援,没有洪先生施展的余地。”吴三桂顿了下,又说道:“死战坚守,最怕人心不齐,而洪先生留书解决了这个忧患,属实是大恩。”

吴三桂早就发现了人心不稳的问题,他也有心将各部纳入麾下直接指挥,只是顾忌着内讧而不敢行动,洪承畴走后,侍卫给吴三桂送了信,上面写了如何断绝各将勾连造反的方法。

核心是让各将相互怀疑而不敢勾连。

方法则是收买目标身边的重要人物。

结果就是唐姜二人稀里糊涂地丢了脑袋,而诸将确实相互怀疑了。

吴三桂估计,若是他不痛快地放洪承畴离开,洪承畴肯定把心思放在逃跑上,绝不会管济南城防守事宜。

好在他给洪承畴提供了便利,而洪承畴投桃报李替他解决了守城的最大难题。

外面,皇帝并不知道吴三桂在炮火中完成了一次转身,此时,他正带着明平虏和东翰视察炮兵阵地。

明晃晃的炮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得东翰目眩神迷。

再看远处得济南城墙如同狗啃的一般,他不由庆幸自己做对了选择。

锋山确实有地利,但是在明军的炮击下又能支持多久呢?

明平虏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道:“陛下,城墙上已经有了大量裂纹,想来再有半天就会有缺口,臣请领归义营为先登。”

“陛下,臣请为先登。”东翰拜道。

他投降后本想着改姓“西”的,但是与原名一样的读音,怕被人认为不诚心,便选择以“东”为姓。

东西不两立嘛。

而且东西都是百家姓里有的,不会让人以为他依旧是蛮夷。

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只可惜投的迟了,皇帝拒绝赐姓,好在皇帝许诺,待他立下大功后可赐姓朱,所以他积极的很。

朱由检对二人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道:“不着急,打破城墙后,炮火会向城内延伸,二卿做好准备即可。”

“臣遵旨。”二人兴奋地应下。

稍微显示了实力,巩固了两人的忠心,刚要回营,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李成打马到了皇帝面前,道:“陛下,清剿队击杀虏将满达海,生擒吴贼心腹吴国贵。”

“好。”皇帝露出笑容,道:“攻城之前,将吴国贵阵前斩首以动摇吴贼军心。”

“臣遵旨。”李成应下。

没有着急请求皇帝给他恢复官职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