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徐徐,露水寒凉。本文搜:我的书城 3wwd.com 免费阅读
李光棍摸着稻叶上的水珠,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今年风调雨顺,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了秸秆,再有十天半个月收割,又是安稳的一年。
“还是大顺好,只收七成税,剩下的三成都是自己的。”李光棍不由想到。
相比于大明太子的自愿登记,李自成可就爽利多了,凡是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全部砍脑袋。
于是,关中土地全属于朝廷,然后再出租给百姓。
收获的七成缴税,剩下的三成归耕种者,扣除粮种,一石收获能落个两斗的样子,即便如此,也比以前的官府强太多了。
就在李光棍盘算着秋收后是不是弄掉米饭打牙祭时,十余骑疾奔而来。
“朝廷有令,即刻收割。”
李光棍一惊,顾不得对军兵的害怕,问道:“军爷,现在就割,可是要损失不少啊。”
“朝廷号令,违反者严惩不贷!”
大概是急着布告四方,军兵撂下话后疾驰而去。
李光棍看着依旧青翠的稻子,又气又怕。
气的是官府不顾农时让提前收割导致减产,怕的是坚持不割会被官府治罪。
正在犹豫时,里正葛大领着一群村民走了过来。
“李光棍,官府布告听到了吧?知道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乡亲们来给你帮忙。”葛大远远叫道。
李光棍下意识地拎起了镰刀。
连年大战不休,铁器价格飞涨,百姓不但买不起铁镰刀,甚至买不到,只能用石头打磨。
即便如此,石镰刀依旧给了他一丝底气。
仅仅一丝。
因为对面不仅有镰刀,还有草叉扁担这样的长家伙,最重要的是对面十多个人。
李光棍很慌,却没有退缩。
这群人名为帮忙,其实是想抢粮食。
口粮被抢了还能想想办法,官府的赋税缴不上可是要被拉去充军的。
上了战场,生死不由人,所以怀揣传宗接代重任的李光棍一直说自己四十岁,以免上被村里推出去充军。
大顺之下,十丁抽五,兵役是极重的,哪怕李光棍这般说自己是四十岁的也不能保证不被征发,他能做的就是不要让人抓到把柄。
粮食就是把柄。
葛大等人抢了李家粮食,不但自家口粮有了保障,还能推出去一个兵额,当然不会犹豫。
就在一群人逼向李光棍时,马蹄声响起,黑压压的骑兵滚滚而来。
无论葛大还是李光棍都僵硬在了当场。
红色的军服!
顺军里多有以前的官兵,但是这两年没有补充,官军的服装烂的烂改的改,已经没有成规模的红色军服。
恐怖的记忆浮现,不禁牙关打架。
马宝策马到了近前,问道:“此地距离西安还有多远?”
葛大回过神来,战战兢兢地回道:“回……回……回官……爷……二……二百多里。”
“尔等无需惊慌,官军剿贼,秋毫无犯。”说完,马宝勒转马头,忽然又回身说道:“朝廷收三成粮,无任何摊派与苛捐杂赋,免劳役。对了,关中新复,今年免税,你们收了粮食,官府照价购买。”
说完,策马而去。
等皇帝领着亲卫扬长而去,葛大等人当即炸开了锅。
“三成税,真的假的?”
“肯定是假的,国朝初还说十五税一呢,不还是只能跑山里去?”
“朝廷要是有信用,不至于让流贼占了花花江山。”
“但是官军打回来了,流贼长久不了了。”
“里正,这稻子还收不收?”
葛大犹豫片刻,道:“回去,收拾东西准备进山。”
“要不要收了粮食再走?”有人问道。
官军入关中,必有大战,当然要避开锋芒,但是眼看着粮食就能收割,此时走了,一季心血白费不说,没有粮食,这个冬天也不一定能熬的过去。
“官军前锋已至,大军随后就到,此时不走,可就走不了了。”
说完,葛大拔腿就走。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李光棍已经跑没了影子。
回到村子,只见李光棍已经挑了行李出了门。
“李光棍。”葛大叫道:“进了山,不抱团可活不下去,等大伙一起走。”
“给你们当炮灰吗?”李光棍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