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府,阮氏开拓了三十多年的新地,此时成了阮福澜的行在。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再往南就是占城,传承一千多年的占城已经萎缩在偏隅之地,然而其只是臣服于阮氏,并未灭亡,阮福澜也不能直接躲过去。
阮福澜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认为占城王婆多肯定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他派出了使者,希望占城派兵援助。
当然,不只占城,还有一山之隔的南掌。
此时,占城王婆多第六次聚集群臣讨论此事。
“臣还是老观点,坐视不理。”国师持纳耶说道:“占城本为正统,安南叛起,却对故主穷追不舍,即便南北分裂依旧咄咄逼人,其灭亡是最好的。”
“唇亡齿寒,不可不理。”国相利稚泽说到:“若是明国灭了阮氏继续南下,占城亦难保存。”
“占城偏居一隅,不宜明人居住,他们如何会继续南下?”持纳耶说道:“且大明最重颜面,只要我等按时朝贡,必不来侵扰,若是孝顺丰厚,说不得还能归还故土。”
“吃进嘴里的肉岂有吐出来的道理?”利稚泽说道:“从朝贡使的回报来看,如今大明野心勃勃,甚至为了一个商人而出兵,待其灭了阮氏,岂能放过近在咫尺的占城?”
婆多听着两人争论,面无表情。
持纳耶是出家人,当然想着坐在家里吃香火,而作为国相的利稚泽却想着通过征兵削减寺庙的实力从而增加自己的实力。
两人看似是和战之争,其实神权与政权之争,他这个国王遏制不住,也不想去遏制。
只有双方平衡才有他的话语权。
内心里,婆多还是很羡慕阮福澜一言九鼎的地位的,大明皇帝?太高大上,羡慕不来。
见两人还是各自的老观点,婆多止住争论,道:“若阮氏挡不住明国而南下避难,又当如何?”
听到这个新问题,持纳耶和利稚泽同时一愣。
他们的潜意识里,若是明国灭阮氏,肯定不会容阮福澜逃跑的,但是万一阮福澜真跑到占城境内呢?
以多年交手的经验,阮福澜对付占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哪怕阮氏只有残兵败将。
也就是说阮福澜真跑过来,婆多要么俯首称臣要么跑路要么被干掉,不可能有第四个选择。
管我屁事?就算阮福澜当了国王,还得尊奉佛祖。
持纳耶说道:“国主,派兵守住边境,同时联络大明以示诚意,甚至可以从后方袭击阮氏。”
利稚泽一眼看穿了老对头的小算盘,冷笑着说道:“当初明帝攻入东吁,可是毁庙灭佛无数的,为得是佛像金身,若是其得知占城境内寺庙的状况,岂能按兵不动?”
持纳耶当即呆在了当场。
是啊,要是明帝贪图占城境内的寺庙财富,他可就要完蛋了。
出兵,必须出兵,无论如何要保住阮氏。
“佛有怒目金刚,国主,此时便是金刚出动之时。”持纳耶说道。
国师国相达成一致,那事情就好办了。
“出兵,不过为了避免得罪明国,要打阮氏旗号。”婆多说道。
这个想法与南掌人不谋而合。
此时福安城里,南掌大都督褔都透正站在阮福澜面前,仅仅是拱手行礼。
如此目中无人,阮氏文武气的半死,只是因为对方是南掌统帅,他们只能咽下这口气。
“国主,南掌与安南一山之隔,向来守望相助,此次安南遭遇灭顶之灾,南掌援助乃是义不容辞。
只是南掌国小贫穷,实在无力担负三万大军的粮饷,还请国主提供。”褔都透上来就哭穷。
阮福澜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很想把褔都透拖出去五马分尸。
明明是为了自保,却说为了安南,这倒也罢了,毕竟大家都是既要又要,但是明明只来了一万五千军队,张口却是三万,不怕把胃撑坏了吗?
“大都督,小国连年征战,国困民穷,实在无力供养三万大军,当然,小国会尽力筹措一万六千军队所需的钱粮。”阮福澜说道。
褔都透说道:“本都督携三万大军而来,仅仅一半钱粮绝对不行,最起码两万。”
“一万八,不能更多了。”阮福澜认真地说道。
褔都透盯着他看了一会,确认不可能再榨出油水,道:“既然如此,本都督自己想办法解决缺口吧。”
“多谢大都督体量。”阮福澜松了口气,又道:“贵军入境之前改了旗号,体谅大都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