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把刷子是活不下来的,奈何大明太强,不服不行。
当看到大明太子进了军营,南掌朝贺使怀志轩掏出本子与笔写到:“十二月二十,皇太子幸京营,此乃使团抵达后第三十三次,无一日不绝。”
放下铅笔想了片刻,怀志轩继续写到:“君上不辞劳苦每日督促,是以军兵勤学苦练而无敌于天下……”
正在写感想时,小二过来放下碗,道:“客官,你的面来了。”
“多谢。”怀志轩接过碗,却也没收拾自己的本子。
他用的南掌字,莫说区区小二,便是大明境内也找不出几个会此文字的,无需担心被人看去。
小二哥回到后堂,立刻取来纸笔,把怀志轩本子上的内容记录了下来。
这是锦衣卫密探,兼理藩部通译。
怀志轩以为大明少有人懂南掌文字,其实是错误的。
理藩部与锦衣卫联合开设的通译学校里有三千多人,正在学习各国文字文化,不要说相对较大的南掌,哪怕南边如同散沙的水真腊的各个势力语言都有学习。
力求每一种语言都有涉猎,这就是通译学校的任务,但是其终极目标是无需再学其他语言。
只要没有别的国家和势力,自然无需再学。
小吃街上的这一幕无人关注,大家还是等阅兵。
这是重头戏。
尤其是倭人,他们很想看大明军队烧掉江户城的武器。
只可惜,火箭箱没有出现。
大明乐于展示军威,因为这可以获得好处,却同样会对一些特殊武器进行隐藏,以免被人偷师。
圣诞过后,百姓们的目光由军队转向了朝臣,准确地说是朝臣的过年福利。
贡品很多,唯有发给朝臣的才是精品,这已经是商民的共识,明年得畅销货物大体也就这些。
大家领了年货,也就到了年假。
二十一年不算闲,但是二十二年肯定更忙。
用兵辽东,恢复沈阳,这就是明年的最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