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夷设下埋伏,必能杀之!”
“大王所言极是。”金成义说道:“只是需要派人往虏夷朝廷走一遭,免得驱逐明人后虏夷占据朝鲜。”
“不可能,除非他们想再重复一次得而复失的感觉。”申浏说道。
“不是不可能,假如他们判断明人不会再回来了呢?”金成义说道。
“到时候或许可再借明人的力量……”
“行了,勿要争执。”李?止住了左膀与右臂的争论。
这个现象持续很久了,李?很头疼,却无法解决。
虽然同举“反明复朝”的大旗并且团结在李?身边,但是申浏与金成义是两个团体,很不对付。
李?不理解,有共同的目标为何还见面就吵呢?
就在他为此难受时,皇帝终于进了行在。
“可算是不用笑了。”朱由检揉着腮帮子说道。
“陛下,此乃万民……”
“你还拍上马屁了?”朱由检瞪了张煌言一眼,道:“说说东阳境内的逆贼情况。”
“臣等故意留下李?,其身边确实聚集了一批逆贼,以申浏和金成义二贼为主。
申浏出身世家大族,因不满特权被削而反对国朝,其党羽多是失去权力而心怀怨怼者。金成义则是以朝鲜为正统的存在,其党羽大多如此,亦有崇拜建虏者。
因需利用其传递消息,臣隐而不发,如今其已经传递陛下驾临的消息,为防其战时搞破坏,臣计划将其一网打尽。”
“不会有什么隐患吧?”朱由检问道。
不是问建虏知道他来东阳的隐患。
这是计划。
建虏得知皇帝抵达东阳,肯定能判断出皇帝的目标是沈阳和建州,只要多尔衮不肯放弃起家之地,必然从关内调兵加强防守。
兵力是有限的。
虏清关内防务空虚,河南山东两路大军就会轻松许多。
集中兵力打一路,犹如萨尔浒之战?
或许多尔衮的本事不逊努尔哈赤,皇帝的本事是绝对高于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各将的,若非给万历面子,朱由检甚至想说万历是军事垃圾。
此时,太原城里,李自成正在看多尔衮送来的信。
多尔衮不知道大明皇帝到了朝鲜,却怕李自成再给他一刀,因此亲自执笔写信。
唇亡齿寒的道理懂不懂?若是大清退回关外,你就被困在山西了,到时候以一省之地抵抗明国,能撑得住吗?我把陕北还给你,你从陕北往关中进攻,帮我牵制一部分明军。
看了多尔衮的信,李自成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明国兴师动众北伐,显然不会满足于收复北直隶,若其战事顺利,大顺必遭其侵犯,因此要与建虏守望互助。不仅如此,还要拉上朱识鋐,不论其攻打河西走廊还是汉中,皆能牵制明国大量兵力。”顾君恩说道。
“臣以为善。”牛金星说道:“明国势大难制,非得合三家之力不可。”
李自成思考片刻后说道:“既如此,回信多尔衮,就说朕同意他的计划,为示诚意,双方可各派一队人马驻扎对方的太行山各关隘之中。”
“陛下圣明。”牛金星说道:“大顺如此诚意,虏清没理由再怀疑,到时候精诚合作,必能重创明军。”
“或许可以趁明军与清军激战时出太行山,与清军前后夹击。”顾君恩说道。
“此事却要与虏清商量妥当,否则其以为大顺失信,反而坏了大局。”牛金星说道。
宋献策死后,他大权独揽,但形势并无好转。
不是我无能,而是人力难敌天命,牛金星的反思就是这个结论,然而人定胜天,只要能有效利用虏清与朱识鋐,未必就不能翻盘。
之所以说是利用,是因为建虏与朱识鋐都是争霸天下的对手,三家会因为明廷强势而合作,同样会因为明廷衰弱而互相攻伐。
目前明廷势大,那就认真合作。
商议妥当,李自成一边联络虏清与朱识鋐一边调兵遣将,同时调拨钱粮兵甲,准备与明军大战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