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1章 连环计

了圣旨,多尔衮确认无误后加盖印玺发出。

“报。”

又一骑飞奔而来,拜道:“英亲王急奏,明军出吴桥,正在疏浚运河,预计半个月后抵达东光。”

“降旨,只要他守住东光便是大功一件,其他勿论。”多尔衮说道。

“报~”

又一信使飞奔而来,拜道:“启奏皇上,山西李自成急报,关中明军屯兵禹门、风陵、陌底等渡口,似有进犯山西之意,无法东出太行策应国朝抵御明军。”

多尔衮眉头紧锁,洪承畴一颗心直往下沉,鳌拜眼角直跳。

李自成不能来支援无所谓,本来就没指望他,关键在于各方消息同时传来,这说明明军不但计划周详,执行力同样强大。

也就是说,貌似很好打的西路军未必就好打,而迎战一路的战略大概率要失效。

但不这样打的话……说实话多尔衮也没好办法。

不算攻打山西的明军,如今三路三十万,还不算直沽口的万把号人,清军根本不可能同时迎战。

不是说清军数量不足,正要把草原上各部落刮个底朝天,五十万大军绝对能拉出来,但就那些还在用石头骨头箭矢的蒙古兵能有什么用?

多尔衮想了片刻,道:“计划拟定,不可轻动,按原计划执行!”

“臣遵旨。”

诸将拜下,各自散去。

多尔衮依旧盯着地图看。

此时,辽东九连城鸭绿江畔,多铎正在观察对岸。

对岸就是义州。

可以看到明军正在制造浮桥,就等浮冰全部融化过江。

“看岸上那么多炮船,想来明军要强渡鸭绿江。”多铎说道。

“王爷。”范文程说道:“当调集大炮驻守江边,炮船对岸终归是吃亏的。”

“此策正合孤意。”多铎点头道:“九连城虽占据地势,却禁不住火炮轰击,难以持久,还是要半渡而击。”

“王爷英明。”范文程说道:“唯有阻拦明军于江东,方能保证辽东安稳。”

多铎点点头,下令后方调集火炮与军队来。

沈阳距离鸭绿江边不过五百里,若是放任明军过江,就算一路上依托城池节节抵抗,也很难坚守到入冬。

沈阳丢失,不要说女真人心气全无,甚至蒙古人都要重新站队,更不要说汉人。

毕竟老巢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未来呢?

就在多铎忙着调兵遣将时,山西的李自成赶到了风陵渡。

秦晋以黄河为界,绵延千里,大小渡口数十,其中以风陵渡最大,而且根据细作探查,明军集结了一万五千大军于对岸,显然要将风陵渡作为主攻方向。

“陛下,明军有一万五千,其中七千水军,可用之兵不过八千,显然只是佯攻牵制,防止大顺出太行。”刘宗敏说道。

李自成说道:“不可掉以轻心,若是让明军渡过黄河,纵有山脉为凭,这难敌明军火炮之利。”

听到“火炮”两个字,刘宗敏沉默了。

蛰伏一年,李自成不是没有铸造火炮,奈何造出来的玩意贵也就罢了,沉重异常,口径又小,还时不时会炸膛,实在让人丧气的很。

如今顺军的火炮还是李自成突袭山西带来的,数来数去也就二百多门,其中以佛郎机炮为主,这玩意充其量就是个中型火炮,比明军差远了。

所以李自成收到明军有渡河的意思,立刻放弃了策应多尔衮的计划。

火力不够,人力来凑,实在不敢分兵他顾。

万一山西丢了,他可没地方去了。

就在李自成考虑应敌之策时,刘宗敏忽然叫道:“陛下,明军过来了。”

李自成定睛一看,对面数十艘船只正往这边驶来。

“撤离河岸,找高处观察敌情。”李自成当即下令。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