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5章 多尔衮求战

收拾辎重。”范文程推测道:“其渡海而来,粮草转运不便,见了如此多物资,肯定要抓在手里的。”

这是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抚慰不了多铎的焦急。

若是全速撤退,此时已经回到了盛京。

因为明军有众多火炮,攻城能力极强,据城死守只是慢性死亡,除非多尔衮领军回援,但是多尔衮回援盛京,顺天府就会空虚。

顾此失彼,难以两全。

就跟皇帝分析的一样,唯有击败一路。

辽河的明军是别想了,这几天炮战,让多铎见识到了明军炮船的厉害,辽河明军就算攻城不利,大不了靠着河边休整,有炮船掩护,安全无忧。

行军中的明帝有机可趁。

所以多铎耐心等了下去。

此时,明军沿辽河北上沈阳的消息递到了多尔衮的案前。

“玛德,中计了!”多尔衮直接骂了出来。

“皇上,盛京危急,怕是要做应对了。”洪承畴说道。

“是啊,盛京危险了。”多尔衮起身看着地图,说道:“东西两路北上,貌似是要攻打顺天府,其实目标是李自成,而朝鲜强渡鸭绿江,却又派出了一路奇兵。

不论我还是李自成,都被玩弄于股掌之上。

世人都说明帝有勇无谋,如今看来,这谋算能力当真被人低估了。”

洪承畴说道:“皇上高估了朱由检,若他有这个本事,大清不可能有入关的机会,以臣观之,倒是像朱慈烺的手笔。”

“明国小儿多谋,确实难缠。”多尔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闲话不说,如何应对?”

洪承畴说道:“盛京若失,全辽不稳,辽东失守,则顺天府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臣以为当早作打算。”

“你的意思是放弃顺天府?”宁完我问道。

洪承畴不吭声。

默认了,但是这话不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罪不在他。

多尔衮陷入了沉思。

如今明军势大,全线反推不说,还能渡海偷袭,清军只能守一处。

盛京与顺天选一个。

按照“大不了退出关外”的一贯想法,应该回援盛京,但是以目前的局势,回到关外也很难夺回盛京。

辽河过不去。

老巢都守不住的势力能有什么出息?

溜了溜了。

这就是人心。

而且顺天也不好放弃。

多尔衮为什么能从西域拉起二十万兵马?凭颜值吗?

又没把屁股给准噶尔的头领玩,人家看什么颜值?

占领顺天,证明大清能够统一天下,因此西域各部想跟着占便宜,事实上也得了不少便宜,顺天府周边的各个庄园就是最直观的证明。

丢了山东、河南、山西,都怪豪格无能,如今退出关外,可没法把锅甩出去。

短短六年时间被赶出关外,证明大清只是昙花一现,而到手的好处没了,证明跟着多尔衮混没前途。

草原各部是只认奶不认娘的玩意儿,到时候弃清而去还好,就怕他们投明甚至反噬大清。

很难以抉择。

莫名地,多尔衮感觉一阵窒息。

大势已定?

是的,无论怎么选择,局面都很难改变了。

这就是大势。

“就算要走,也要给明军一记重创。”多尔衮咬牙说道:“当初明帝弃北京南下后之所以能够快速收拢人心,根本原因是阿巴泰那个蠢货给他树立了足够的声望,让南明上下憋着一股气。如果大清就这般退出关外,心气全无,莫说卷土重来,能保存国祚都是侥天之幸。”

“皇上圣明。”鳌拜说道:“如今当面明军仅有三万余,只能据城而守,若是以大军直插其后方,则不得不出,臣请为先锋,诱使明军出城来战。”

死中求活,无可奈何。

见没有人反对,多尔衮说道:“好,给你五千兵马为先锋,若明军坚持不出,则直击其后路。”

“臣必不负皇上信重。”鳌拜说道。

点出五千骑兵,当天出营,多尔衮领着主力跟在后面。

清军出动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太子面前。

“这么多天都是小规模试探,如今气势汹汹而来,定然是辽东那边得手了。”朱慈烺摸着下巴说道。

“殿下,臣以为可以正面打一场。”魏六一说道:“只要击败多尔衮,阿济格必然逃窜,只要阎应元动作够快,能堵住阿济格和耿仲明。”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