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主,王正志来访,要不要见见?”尹一恒问道。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他如此说,就是建议蒋臣见见。
但是王正志作为贰臣,而蒋臣如今已经是户部侍郎,见面实在是不好。
“东主负责统计京师内房舍与商铺,王正志便是为此而来。”尹一恒说道。
“先生以为他要作甚?”蒋臣问道。
“肯定是想漏下一些宅院商铺。”尹一恒顿了顿,开诚布公地说道:“太子诏令无主房舍尽皆收为国有,期间好处巨大,若是能借王正志之手截留一些,富贵永世不绝啊。”
别看京师里还是空荡荡的,但是不用一年,必然是人满为患,到时候寸土寸金,房屋价值不可估量。
让蒋臣直接将房产收入囊中,他是不敢的,因为上下盯着的人太多,风险太大。
王正志却是可以有地契的。
他确实有地契。
“当初建虏显露败相时,在下便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地产转到了名下,都是有房契的,只是因为在下身份,这些房契可能不被朝廷承认。
少司徒负责统计造册之事,若是能将这些地产纳入官册,在下愿以其中四成相赠,再取两成用作打点。”王正志说道。
“有多少?”蒋臣问道。
“一千七百间,分布内外城,绝不会叫人看出端倪。”王正志说道。
一千七……蒋臣脑海里不断盘旋着这个数字。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肯定不是茅草屋那般民宅,最起码也是独门独院的存在。
就算没有商铺,一间价值千两。
也就是说,王正志许诺的是近七十万两的房产,若是等京师人口恢复鼎盛时在出售,价格还要翻三倍,至少!
“东主,王先生诉求合理,官府当依法办事。”尹一恒说道。
“对,应该依法办事。”蒋臣说道。
按照规定登记造册即可,不能说毫无风险,却比贪污要安全太多了。
“尹先生,这事你去办,务必不能让王先生的合法权益受损。”蒋臣说道。
“东主放心,绝不会出问题。”尹一恒说道。
王正志的合法权益?
所有地产的四成,多一间房都不行,剩下的四成归蒋侍郎,只是怎么操作要费一番思量,区区侍郎握着大几百处房产肯定不合适。
尹一恒自己不求多,有个十来处小院,三五间商铺,每年收个几千两房租即可。
这是世代相传的产业,足够了。
剩下的要打点。
蒋臣敢吃独食,定然有人举报,到时候就要鸡飞蛋打。
这就是王正志直接丢出一大半地产的原因。
好处太大了,必须众乐乐。
尹一恒出了书房,找到了院子里的侍卫。
“几位兄弟,你们今天没见到王正志,一人一间外城近内城门处的宅院。”尹一恒直接开出了条件。
侍卫长苗文轩皱眉问道:“王正志那厮罔顾皇恩投了建虏,虽说及时反水保住了小命,却被革除功名,难免怀恨在心,若其图谋叛逆……”
“不可能。”尹一恒说道:“他要是有这个念头,在下第一时间扭送官府,而且蒋侍郎位高权重,造反图什么?”
图皇位。
但就蒋臣这样的存在,想都不配想。
侍郎位高权重,却不是大权在握的,又没有军队支持,造反只能沦为笑柄。
只要不是谋逆造反,就不会连累自己。
苗文轩放下心来,道:“如此,咱替兄弟们谢过先生的照顾了。”
“都是追随东家的,何分彼此啊?”尹一恒故作不悦。
“兄弟失言,该罚。”苗文轩当即改口。
于是,王正志夜访蒋臣也就神不知鬼不觉了,但是城外却热闹异常。
九门外的官道两旁,大量俘虏在军兵的监督下忙着建房子。
不是为自己建,而是受雇于商人。
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当京师恢复,他们便蜂拥而来,想着抄底入手各种产业,尤其是房地产,然而太子一纸诏书下发,城墙内无主地产尽皆充公,让他们美梦化作泡影。
没关系,城外有的是地方。
九门之外同样是做生意的好地方,稍微远一点可以作为住宅区,此时朝廷以白菜价卖地皮,当然是入手后尽快建设。
其实太子不想卖地皮的,毕竟一次性收入肯定不如细水长流,奈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