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办,先把奏章发出去。
就在四王商议着怎么写时,保科正之的尸体被拖到了魏六一面前,还有刀剑盔甲旗帜等战利品。
“搜集这些破烂作甚?”魏六一皱眉问道。
“大将军嫌弃的话,不如赏给末将?”金堉厚着脸请求。
大明军兵普遍瞧不上倭国的人和物,但是对金堉等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传家的纪念品,是能够吹一辈子的荣誉。
毕竟,他们曾经被倭国来回碾压过。
“战后统一分配,战功优先,功劳相当者,年幼者优先。”魏六一说道。
“多谢大将军。”金堉兴奋地应下。
别看他一直陪在魏六一身边,但是有组织指挥之功,比上阵杀敌的功劳大得多。
“大将军,倭国大局已定,是否上奏太子,请修倭国志?”金堉又说道。
魏六一虽然是武将,但是追随太子身边,听的见的多了,因此当即明白了金堉的意思。
所谓倭国志,可以看作人死后的悼词,基本上是对倭国盖棺定论,当然,要是以后倭国复辟成功,所谓的倭国志就是大明的丢脸志。
作为首倡,金堉捞不到总裁的位置也能混个副总裁,到时候就可以塞私货进去。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金堉想写什么。
不忠不义,无父无君,残暴不仁,倒行逆施……随便一个词都不冤枉倭国。
“如果你觉得可以修,便上表请殿下恩准。”魏六一顿了一下,补充道:“本将会署名。”
作为灭倭主将,他必然也是浓墨重彩的存在,有好处的。
金堉犹豫了一下,道:“大将军,恐怕需要殿下补一道灭倭诏书。”
“没必要。”魏六一说道:“倭国倒行逆施,灭有余辜,到时候你在倭国志里详细阐述便是。”
“谨遵大将军吩咐。”金堉美滋滋地应下。
有魏六一做保,这倭国志总裁的位置就稳了,钱谦益黄宗羲那些文坛大佬都往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