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十,西宁卫收复,七月十二,皇帝进抵高台卫,次日,前锋斥候急报,西域准噶尔占据肃州。
“建虏西窜,准噶尔不思抵抗,反而趁虚而入占了肃州,不知死活。”皇帝冷笑着说道。
“陛下,准噶尔未必派了多少军队,亦可能是天方余孽在扯虎皮。”余国柱说道。
“不管是谁,通通打死!”朱由检说道。
大军加快了速度。
当进入肃州卫境内,才发现所有城池定居点空无一人。
“坚壁清野还是迁徙人口?”皇帝不由问道。
“情报不足,无法判断,恐怕要等肃州城的消息。”余国柱说道。
肃州城里也没什么人了。
人都在往嘉峪关跑。
出嘉峪关,去西域,这就是天方徒的生路所在。
为了保证路上不会死太多人,准噶尔设置了大量补给点提供食物和水,同时为了防止明军追杀,准噶尔派出了大量骑兵散布在肃州外围遮蔽消息。
付出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肃州的人口。
原本肃州有三四人,各地逃过来的也有这么多,加起来近十万人,对刚遭受重创的准噶尔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不管是街头斗殴还是国家争斗,人多势众都是通用的道理。
最主要的是,准噶尔觉得明军暂时不会进西域,毕竟若非朱识鋐信了多尔衮的邪主动入侵,明军绝不会这么快进入甘肃。
只要有一年时间,准噶尔就能吸收完肃州移民,到时候不但能补回在明国损失的人口,甚至还能有所增强。
当明军主力抵达的时候,发现肃州城里空荡荡,而准噶尔人也不见了踪迹。
“陛下,看痕迹是出了,臣请领轻骑追袭。”白文选主动请缨。
“不必了。”朱由检否决了追杀的提议。
“准噶尔如此无视陛下……”
朱由检抬手阻止了白文选,说道:“当务之急是恢复甘肃防务,并组织屯垦积蓄粮草,待一切准备就绪,一鼓作气收回西域。”
从地图上看,甘肃就是大明伸出的一根中指,不断地发出嘲讽,吸引着北面的西域与南面的青海各部。
防务压力很大。
以攻代守是良策,明军也有这个实力,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粮草。
甘肃尤其是河西走廊跟狗舔过一般干净,所需粮草要后方转运,从西安启程至肃州三千里,单程至少两个月时间,运十石粮食,有两石抵达就算朝廷组织得力。
耗费太大,必须尽可能就地筹粮。
于是,大军接管边墙时,也开始了屯垦。
已经七月末了,也没法种植粮食,只能种点成长期短的菜蔬以备过冬,另外就是收割存储草料。
草料可以喂牛马,也是冬天的燃料,而且消耗量很大,根本不可能指望后方转运。
当然,屯垦这种事皇帝是不耐烦做的,当确定准噶尔卷了人口跑路后,他果断启程回京师了。
去年说要禅位,因为平定甘肃拖到了现在,必须在年底把事情给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