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年节已过,朝臣们都进入了上班状态。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com 免费阅读
随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朝会拉开序幕。
左懋第出列请求发言。
准。
“崇祯二十二年,各部司接商民诉状一千三百九十一次,其中两成为海盗袭击,八成为贸易地官员敲诈勒索或其商人诈骗赖账。
二十三年,数量翻倍。
理藩部与军机处估计,应有数百起海盗袭击未报,原因是遇袭者全军覆没。
袭击事件,一十二起发生于占城南方之水真腊外海,四十五起发生于马六甲海峡,余者皆发生在身毒洋及以西地区。
距离大明本土越远,袭击越多,商民遭遇欺压事件亦然。
理藩部调查后,认为此中原因可以用畏威而不怀德概括。
占城、南掌、东吁等国深知国朝威势,因此管束官民甚严,国朝商民遭遇欺压能够及时处理,而远离大明之国,虽然俯首称臣,却并不把国朝放在眼中。
理藩部认为,需要往外扩张。
不求灭国,只需在要紧之地设立据点,宣示国朝威仪即可。”
有数据,有解决方案,这已经是大明奏章的制式要求。
朱慈烺点点头,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冯元飙出列说道:“或可先行出兵攻占湄公河三角洲,然后回身逼迫占城内附,随后便可从容图谋南掌暹罗东吁三国。”
“兵部可知有大量天方邪教徒潜逃至柔佛与亚齐两国?”林欲楫笑眯眯地问道。
呦,礼部有想法啊?
不少人看向了林欲楫。
作为北京→南京→北京的礼部尚书却没能入阁,林欲楫当然要绞尽脑汁。
大明周边基本都是信佛教的,天方教极少,而远离大明,中南半岛南端以及南洋诸岛国大多是天方教国家,宗教分布圈符合大明影响力的辐射强弱。
林欲楫之意便是要么不动,要动就来一波大的。
“新军正在,今年六七月便可外派,若是此时动手,到年底便可派驻三十万大军展开统治。”林欲楫说道。
三十万不是大明的极限,而是时代的极限。
目前大明的运输船都是征用的民用海船,载人一百名左右,三十万人需要三千艘船。
这点数量对大明是毛毛雨,但是民船分布于各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征集。
“诸卿以为如何?”朱慈烺问道。
“臣以为善。”孙传庭说道:“北方苦寒,当稳打稳扎,不宜操之过急,南方四季皆可耕种,屯垦师进驻后,四个月便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一年便能反哺。”
“请陛下圣裁。”诸臣拜下。
不管打多尔衮还是李自成,都需要北方积攒粮食,发兵越多存粮越久,南方则不需要,以南方的气候条件,极端情况下靠野果草根树皮都能活下去。
所以大家觉得可以出兵。
有利于国同时,也有利于私人。
内阁任期将满,各部尚书除了入阁,大概率也要致仕,到时候授爵封地,那么问题来了,封地何处?
南方肯定比北方好,问题是南方太远,移民困难,若是国朝占了亚齐与柔佛,那么距离就不远了,移民虽然依旧困难,却可以从两地吸收归化的土著。
再不济,求援和采买物资也会方便许多。
采买物资尤其重要。
别看南洋各国一个比一个跳,其实生产力很低,从大明海商出口的铁器、布、粮食等大宗物资可知端倪。
国朝占领之地,除非真的没矿,否则无需一年便能实现盐铁布等基础物资的自给自足。
国朝有≈封地有。
好处这么多,当然要怂恿皇帝出兵。
“既然诸卿皆以为可以出兵,那便准备动手吧。”朱慈烺做出决定,开始点人。
“左懋第。”
“臣在。”
“晓谕南掌暹罗东吁,令其无需惊慌,并准备粮食供应南征大军,国朝如数付钱。”
“臣遵旨。”
“军机处,传诏东岱青,征集一万军兵入南征军,军兵家眷随行。”
“臣遵旨。”尤世威应下。
东岱青就是额尔德尼栋岱青,跳了一场扭臀舞后得了个伯爵,如今已经回草原迁徙部民入关。
这些人肯定是要分散安置的,迁一部分去南方也没问题。
“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