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不臣,宣扬天威。”尤世威当即说道。
从占城发出的奏报到京师,大约二十天,等调集兵马抵达交趾,又需要三个月,差不多够禄永命灭了占城。
若是让太上皇调头灭安南余孽,大概两个月的样子,令交趾直接出兵只要一个半月,恐怕禄永命不够灭占城。
所以尤世威谏言调禁军南下。
满满的算计。
还没等皇帝开口,值班的理藩部主事进来拜道:“启奏陛下,暹罗南掌上表,请旨出兵剿灭安南余孽,助占城复国。”
“复国?”朱慈烺嗤笑出声,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
朝臣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绝不会跟着皇帝一起笑。
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把爆笑的冲动压下去,孙传庭说道:“陛下,暹罗南掌居心不良,倒是一件麻烦。”
“确实。”朱慈烺点头说道:“若是以前,两国定然毫不犹豫地出兵占据占城,如今惧怕国朝继续扩张,主动做起了老好人,倒是给国朝架了起来。”
大明是仁义道德模范,不会兴无义之事行无道之事。
灭安南是为了恢复交趾旧地,无可厚非,黎氏作为叛逆死灰复燃,大明有责任也有义务剿灭之,作为感谢,占城主动归附也就在情理之中。
暹罗南掌不敢让占城归附。
他们害怕自己落得占城一样的下场。
自带干粮剿灭黎氏,功成身退保留占城国祚,请不要夸我,我只是见不得有国被灭。
暹罗南掌,藩属小国,他们尚且如此高尚,大明怎么好意思强占占城呢?
说白了,两国就是想利用大明的道德感保下占城,从而拖延甚至阻止大明在东南半岛的扩张。
“诸卿以为如何?”朱慈烺问道。
大明的既当又立,不是皇帝的问题,是自古以来形成的自我道德要求造成问题,朝臣们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好办法。
“陛下,内阁与军机处定能妥善处置。”孙传庭说道。
朱慈烺说道:“辛苦首辅与军机处。”
不能妥善处置就是内阁与军机处的锅,即便发兵强占占城也不是皇帝不仁。
此时,占城王婆多正在向张同敞哭诉。
“黎贼暴戾,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占城生灵涂炭,求上官大发慈悲救救小国。
小国对天国忠心耿耿,上官手握重兵,剿灭叛逆轻而易举……”
一把鼻涕一把泪,情真意切。
“国王且先镇定。”张同敞说道。
婆多瞬间收泪噤声。
张同敞说道:“安南余孽攻打占城的消息已经上奏,不日必有诏书降临。”
“大都督,来不及了啊,再不出兵,占城就没了。”婆多说道。
“本官必须得天子诏书方能发兵。”张同敞强调了原则。
境内剿匪可以事急从权,境外用兵非得天子诏书、军机处军令、虎符三合一不可,但凡缺一个就是谋逆。
况且张同敞知道朝廷的安排,当然不会急忙出兵。
婆多无奈,只能回去等消息。
刚到驿馆,利稚泽迎上来,问道:“大王,张都督如何说?”
婆多摇摇头,不想说话。
持纳耶说道:“大王,明人之心,路人皆知,还是借南掌暹罗之兵复国。”
“两国狼子野心,不可信。”婆多摇头。
以镇压叛乱为名出兵占了土地不还,这种事在中南半岛上发生了无数次,婆多认为暹罗南掌也是以“助剿”为名行吞并之实。
大家都这样干的嘛。
相比这些国家的唯利是图,恪守道义的大明确实是道德楷模,宛如一朵白莲花。
就算大明要吞并占城,他也能保持占城王的头衔享受快活,而落入暹罗或南掌手中,最好的下场也是被严格监管的傀儡。
所以婆多坚持要等皇帝发兵来救。
…………
累了,今天就这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