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等大是大非面前绝不会顾忌郑氏背景的,他也有足够的手腕,肯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最重要的是,皇帝没有停职。
这是给他补救的机会。
出了如此大事,朝臣们无心再说其他小事,退朝。
诸人依次退出,各自回衙。
平日里,郑氏兄弟身边必然会聚集一群人,今天却三丈之内无人。
也就是空间有限,不然平日里依附的人定然跑的不见影。
“人心易变啊。”
郑芝龙暗暗感慨时,平日里各走各的郑彩凑了过来。
“大哥。”郑彩低声说道:“家里的总账如何被税部偷了去?”
“总账竟然被税部拿到手,老宅的酒囊饭袋都该死!”郑芝龙骂道。
他也想不到总账竟然会被税部拿去,也想不明白税部是怎么拿到手的。
总账,郑氏所有产业与商业的汇总,一年的账册摞起来超过一人高,一个人根本偷不走。
郑氏是在中枢南迁后崛起的,不知道陈演的经历,也不知道周延儒倒台的细节,根本想不到税部几个办事人员就是趁着夜深人静的潜入郑氏老宅搬走了账本。
没有什么周密准备,也没有精密计划,就是试一试。
说白了,郑氏就是觉得自家背景深厚无人敢动,因此没有任何防备。
就在郑芝龙郑彩思考人生时,方正化追上来叫住了两人。
皇帝召见。
两人不敢怠慢,立刻转身去御书房。
行礼后赐座。
一如既往。
两人心里放松了一些。
皇帝的态度还没变,郑氏税案有转圜余地。
说到底,郑氏的前途取决于皇帝的态度,朝野议论不足为道。
“这里没有君臣,只有家人,你们如实说,郑氏到底有没有偷税漏税。”朱慈烺说道。
皇帝说把二人当家人,二人可不敢顺杆子往上爬。
是,皇帝确实和颜悦色的,但是看看诸多藩王的下场就能知道皇帝的手段与性情。
具体怎么回答,二郑的脑筋急转。
如实回答的后果莫测,隐瞒的话,以皇帝的睿智,会不知道郑氏是否偷税漏税了吗?
欺君罔上远比偷税漏税严重。
估计皇帝在钓鱼。
皇帝嘛,最在意的永远是臣子的忠心,而这是一次试探,但凡结果不如人意,那么郑氏就是二次偷税漏税。
瞬间,郑芝龙有了决断。
赌皇帝会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