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抵达敦煌。
敦煌古称沙洲,是河西走廊西大门,永乐三年设沙洲卫,嘉靖七年嘉峪关关闭并弃哈密、沙洲等卫,敦煌日见衰落,准噶尔崛起后图谋入关,在敦煌设前哨所,如今却果断放弃。
敦煌距离西域核心区域还是有些远了,粮草转运平添损耗,所以多尔衮选择了西域东大门哈密为战场。
不把距离拉出来,怎么偷袭明军的粮道呢?
就在太上皇观察敦煌的残破景象时,白文选飞奔而来,拜道:“启奏太上,未曾发现建虏骆驼军踪迹。”
朱由检说道:“外围做好警戒,待敦煌建设完毕再继续往前。”
“太上,这仗打的也太不爽利,要臣说直接杀到哈密,一鼓作气推平了西域。”马宝抱怨道。
“那你去呗,朕绝对不会去救你。”太上皇没好气地说道。
“臣去种树了。”马宝一溜烟跑了。
让他带大军去自然无所畏惧,一个人的话……还是种树吧。
到了城外,见道路两侧连绵的队伍,马宝忍不住感慨道:“这么多树苗,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要不我上本问问?”
马宝吓了一跳,回头道:“你走路都不带声音的?”
“呵!”陆周冷笑不语。
“行了行了,我错了。”马宝不耐烦地说道:“我就在想就这个推进速度,入冬之前能荡平西域吗?”
“急什么?”陆周说道:“稳打稳扎,占领即稳固,此乃陛下钦定的策略,太上皇都没急,你急什么?”
马宝不吭声了。
他其实不太明白皇帝为何如此谨慎。
没必要。
诚然,就一路军队西进,建虏携准噶尔发现不是对手可能会跑路,但是能跑到哪里去呢?
穷尽天涯海角,必杀之!
此时,哈密城里,多尔衮也在研究明军停驻敦煌的原因。
“以明帝缜密,不可能是粮草缺乏,明军沿途种树便能证明其后勤充足。”洪承畴说道。
“诸卿以为是何缘故?”多尔衮问道。
“或许是等忽兰忽失温出结果。”范文程说道:“李闯偷鸡不成,反引得明军大动干戈,若其灭亡,则明军可由北侧进军,实现两路合击。”
“这个时间太不确定,以朱由检父子的用兵,不可能如此定策。”洪承畴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或许是为了消耗国朝粮草,毕竟明军后勤充足,有能力对峙。”
想到斥候回报明军在种树这件事,所有人都沉默了。
把宝贵的运力用来运树苗,这不就是羊肉串吃一串丢一串?
何其豪横!
与之相比,清军就紧巴巴的。
不论女真蒙古汉人还是准噶尔,都是一天两顿,干一顿稀一顿,勉强吃个半饱,也就每五天一次的操练后才能吃饱。
更难受的是,因为大量青壮入伍,生产力不足,明年的粮草没了着落。
“如何应对?”多尔衮问道。
诸人继续沉默。
如果明军铁了心对峙,可以解散一些军队以减轻后勤压力并恢复后方生产,但谁敢保证裁减军队后明军不会进攻呢?
主动出击更别想。
自从朱由检两伏阿巴泰后,清军就没在野战中赢过,就更不要说主动发起攻城战。
“散了吧。”多尔衮挥手说道。
诸人告退,多尔衮依旧坐着思考。
苦思无果。
明军玩的硬实力,无解。
那么,又要用出决胜的终极技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