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46章 有我无敌(151)

,吴迪举着手电照过去,看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正叼着另一半“舆”字玉佩,蹲在青砖上盯着他。.w·o*d+e?s+c.w?..c\o\m.狐狸的眼睛是诡异的红色,像是两团跳动的鬼火,它放下玉佩,转身钻进墙缝里,消失前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让吴迪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表情——恐惧中带着一丝期待。

捡起玉佩拼合的瞬间,羊皮卷突然自动展开,上面的北斗七星图与两张残图重合,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宫布局图。图中用金线标出的路径蜿蜒曲折,终点处画着一个巨大的“井”字,旁边注着一行小字:“井中为天,井上为地”。吴迪忽然想起明十三陵的“井”字布局传说,据说每个陵寝的地宫都以“井”字为轴,而“井”字的中心,藏着通往主墓室的秘道。

背包里的竹简突然发出轻微的响动,吴迪拿出一根展开,上面的篆字晦涩难懂,但他认出其中反复出现的“镜”、“棺”、“星”三字,似乎在描述某种仪式。祖父的笔记里提到过明代的“镇星仪式”,用铜镜反射星光,照射在棺椁上,以保尸身不腐,难道这里的布置与仪式有关?

墓室的地面突然开始震动,青砖一块块翘起,露出下面的石阶。吴迪顺着石阶往下走,发现下面是一条潮湿的隧道,墙壁上渗出的水珠滴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某种计时的沙漏。隧道尽头的石壁上刻着一行大字:“入此道者,莫回头”,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杀伐之气。

他刚走过石壁,身后就传来巨石滚动的声音,回头时发现入口己经被封死。隧道两侧的壁龛里摆放着陶俑,每个陶俑的脸上都带着诡异的笑容,眼睛的位置是空的,黑洞洞地盯着他。吴迪加快脚步,发现陶俑的数量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单个变成成对,最后排成两列,像是在夹道欢迎,又像是在布下某种阵仗。

隧道尽头的光线越来越亮,隐约能听见水流的声音。吴迪跑出隧道的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湖水呈现出诡异的碧绿色,湖中央有座小岛,岛上矗立着一座石塔,塔尖的位置正对着穹顶的一个圆孔,月光透过圆孔洒在塔尖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

湖面上漂浮着一艘小船,船头刻着凤纹,与青铜镜上的图案呼应。吴迪跳上船,发现船桨的把手是青铜制成的,上面刻着“坤舆”二字。划到湖心岛的过程中,他看见湖底沉着无数具白骨,有的还保持着游泳的姿势,像是在试图逃离什么。

石塔的大门是整块白玉雕成的,上面镶嵌着七颗夜明珠,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第七颗珠子的位置是空的,恰好能容纳那枚完整的“坤舆”玉佩。吴迪将玉佩嵌进去的瞬间,石门缓缓打开,里面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像是某种名贵的香料。

塔内的石阶盘旋而上,每个转角都有一尊石像,从文官到武将,表情各异,但都朝着塔顶的方向。吴迪爬到顶层,发现这里是一间石室,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面巨大的铜镜,比之前墓室里的那面大出三倍,镜面上刻着完整的坤舆图,图中用金线标出的位置,正是他现在所处的石塔。

铜镜前跪着一具白骨,看衣着像是明代的官员,白骨的手中握着一卷竹简,上面的字迹己经模糊,但能辨认出“成祖密诏”西个字。吴迪拿起竹简展开,发现里面记载的不是什么惊天秘密,而是关于坤舆图的由来——原来这面铜镜是朱棣下令铸造的,用来镇压地下的“邪祟”,而坤舆图则是开启镇压仪式的钥匙。

他刚放下竹简,铜镜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得他睁不开眼。等光芒散去,他发现镜中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穿着现代服装的年轻人,正举着相机对着铜镜拍照。年轻人的身后站着几个穿着制服的人,像是考古队员,其中一个老者的脸,竟然与祖父有七分相似。

“这是……未来?”吴迪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发了某种时空错乱。铜镜中的考古队员似乎也发现了他,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那个老者指着镜中的他,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什么,但吴迪听不见声音。

石塔突然剧烈摇晃,石阶传来断裂的声响。吴迪转身想跑,却发现石门己经紧闭,铜镜中的景象开始扭曲,考古队员的身影变成了模糊的色块,最后只剩下一片漆黑。他摸出背包里的工兵铲,试图撬开石门,却发现门板上的凤纹正在蠕动,像是活过来一般,渐渐组成一个巨大的“禁”字。

石室的地面开始下陷,露出下面的黑洞,吴迪能听见里面传来无数冤魂的哀嚎,像是有什么东西即将爬出来。他突然想起祖父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坤舆现,阴阳乱,唯有镜中仙,能镇井中邪”,难道所谓的“镜中仙”,就是镜中那个与祖父相似的老者?

不想错过《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