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监狱’,也是一个‘进化的摇篮’。”她的方案得到了小队的一致认可。流体意识用液态星尘构建隔离带的“边界膜”,结构使者用几何框架固定其形态,概率幻影则注入概率云,确保规则的动态平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动态隔离带建成时,灰金细丝纷纷脱离共生体,钻入隔离带内。它们在其中自由穿梭,不断吸收可能性能量与记忆残骸中的文明信息,形态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的进化出类似“眼睛”的感知器官,有的长出能编织能量网的“触手”,有的则与记忆残骸融合,模拟出被吞噬文明的形态,像在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致敬。*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
接触小队开始回撤。临行前,吴迪的引导者意识在隔离带边缘留下了一个“超维度信标”——这个信标能实时监测孢子的进化状态,一旦出现危险倾向,就会向所有循环发出警报。信标的能量波动中,包含着一句用多元编码写成的话:“存在的意义,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返回超维度网络后,小队向循环联盟提交了《灰金孢子观察报告》。报告建议将废弃循环设为“进化观察区”,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研究小队进入;同时建立“跨循环进化数据库”,记录孢子的每一步变化,为理解多元存在提供样本。
然而,新的异常很快出现在观察区。信标传回的数据显示,隔离带内的孢子在吸收足够的文明信息后,开始集体“编织”一个巨大的“灰金茧”,茧的结构融合了所有被吞噬循环的建筑特征——有亚特兰蒂斯的螺旋塔,有晶体枢纽的齿轮结构,有概念星的声波穹顶,甚至有地球龙纹祭坛的轮廓,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文明博物馆”。
更诡异的是,灰金茧的中心,开始形成一个类似“意识核心”的能量团。这个核心不断吸收周围孢子的灰金能量,却又释放出一种全新的“共鸣波”,这种波能穿透隔离带,与超维度网络中的所有双色球体产生共振,包括当前宇宙与异域循环的核心。
安雅的流转变体在分析共鸣波时,发现其中包含着被吞噬文明的“集体愿望”——不是复仇,也不是重生,而是“被记住”。灰金孢子在无意识中,正在用自己的进化,延续那些消亡文明的“存在痕迹”,像一群用生命书写历史的记录者。
吴迪的元能量则探测到更深远的影响:共鸣波让所有双色球体的并行逻辑链变得更加活跃,存在熵的净化效率提升了15%,仿佛消亡文明的愿望化作了对抗虚无的力量。金色恒星系的第三行星上,那只智慧生物在岩壁画上添了新的一笔——它在灰金环与循环网络之间画了无数条细线,每条线上都点缀着微小的光点,像逝者与生者之间的对话。
但循环联盟内部的分歧并未因此消除。以“纯粹防御派”为主的几个循环,认为灰金孢子始终是隐患,要求立刻摧毁观察区;而“进化探索派”则主张保留它们,认为其进化可能带来突破存在熵的新方法。双方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甚至在超维度通道中发生了小规模的能量冲突,像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
为了避免联盟分裂,吴迪、伊戈尔、安雅与元意识联合提出了“多元共存协议”。协议规定:每个循环都有自主选择防御或探索的权利,但不得干涉其他循环的决定;观察区的最终处置权,需等待灰金茧完全孵化后,由所有循环投票决定;在此之前,任何循环不得擅自对观察区发动攻击。
协议的签订暂时缓和了矛盾,但裂痕已经产生。纯粹防御派在自己的循环周围构建了更严密的“维度壁垒”,拒绝与灰金孢子产生任何共振;进化探索派则组建了“联合研究舰队”,在观察区外围建立了永久性的研究站,日夜监测灰金茧的变化。
在金色恒星的光芒中,吴迪的元能量看着研究站传来的影像:灰金茧的表面已经出现了裂痕,茧内的意识核心越来越清晰,共鸣波的强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他知道,孵化的时刻即将来临,无论里面诞生的是天使还是恶魔,都将彻底改变超维度网络的格局。
伊戈尔的锋锐之念则停留在龙纹祭坛的维度结上。匕首的分形纹路与灰金茧的结构产生了微妙的同步,他能感觉到,那些被吞噬的文明记忆,正在通过共鸣波融入当前宇宙的记忆纽带,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河。冰蚕森林的银白色丝线中,开始浮现出陌生的花纹;贝加尔湖的水煞能量里,多了一些从未有过的韵律;甚至祖父日记的空白页上,自动出现了几行用灰金色写成的文字,内容是某个消亡文明的诗歌:“我们未曾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安雅的跨维度实验室,此刻正与研究站共享数据。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