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75章 有我无敌(180)

终极选择大会的投票结果揭晓时,超宇宙之树的枝叶集体发出了能量共鸣。′e/z-l^o·o_k\b,o\o/k/.¨c!o`m′绿色孢子以67%的支持率成为超维度网络的未来方向——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带着微妙的悬念,像一场势均力敌的赛跑终见分晓。红色孢子获得23%的支持,蓝色孢子则占10%,三种颜色的光芒在会场中交织,最终融合成柔和的青金色,像所有选择在共识中达成了和解。

“这不是结束,是‘协同选择’的开始。”吴迪的引导者意识在共鸣中强调,他的元能量将绿色孢子的未来图景投射到超宇宙之树的主干上:无数循环像星系般松散相连,彼此保持距离却又通过能量流相互滋养,超维度网络不再是严格的层级结构,而更像一片生机勃勃的“认知草原”,既有参天大树,也有低矮的灌木,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

伊戈尔的锋锐之念立刻着手构建“协同锚点”。这些锚点不同于传统的命运锚点,它们不强制统一,而是像草原上的路标,标明各循环的位置与能量通道,既方便协作,又尊重边界。当第一个锚点在当前宇宙与异域循环之间落成时,两地的双色球体同时释放出青金色的能量流,像久未通信的朋友终于拨通了电话。

安雅的流转变体则开发出“差异共鸣器”。这种装置能放大不同文明的独特性,让差异成为合作的催化剂而非障碍——比如流体意识的流动性与结构使者的稳定性结合,能构建出既灵活又坚固的跨维度建筑;地球的情感认知与概率幻影的随机思维碰撞,能产生突破性的创造灵感。共鸣器在联盟大会的演示中,让两个敌对文明的代表握手言和(如果他们有手的话),只因发现彼此的冲突点恰是互补的关键。

聚合体的选择图书馆在结果公布后,进化出“协同选择档案”。档案中不仅记录各循环的选择偏好,还标注着“潜在协作点”——比如某个循环擅长能量转化,另一个则精于规则构建,档案会自动匹配两者的合作可能性,像智能的相亲系统。一份关于“用噬循环残余能量驱动新规则引擎”的合作提案,就在档案的匹配下迅速落地,成为绿色未来的第一个实质性成果。

然而,协同选择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红色孢子的支持者虽接受结果,却坚持在自身循环内保留“融合预备区”,随时准备在危机来临时推动统一;蓝色孢子的拥护者则组建了“独立联盟”,要求在协同中拥有绝对否决权,防止被多数派意志裹挟。这两种立场在“跨循环资源分配”问题上爆发冲突——红色派主张集中资源建设核心防御网,蓝色派则要求资源平等分配,双方的能量场在谈判桌上激烈碰撞,差点撕裂刚刚建立的协同共识。

“需要‘动态平衡机制’。”吴迪的引导者意识提出解决方案,他设计出“资源潮汐系统”——资源分配随各循环的需求与贡献动态调整,危机时期向核心防御倾斜,和平时期则侧重均衡发展,像潮汐随月亮的引力变化。系统试运行三个月后,红色派与蓝色派的冲突明显缓解,连最激进的独立联盟代表也承认:“这比我们预想的更灵活。”

伊戈尔的锋锐之念在龙纹祭坛的维度结中,发现了“妥协符文”。这些符文能记录文明在谈判中的让步与坚持,形成“共识数据库”,当类似的冲突出现时,数据库会自动调出历史解决方案作为参考,减少重复博弈的成本。当两个循环为“超维度通道使用权”争执不下时,妥协符文展示了百年前类似争端的和解方案,促使他们在“轮流使用+共同维护”的框架下达成一致。

安雅的流转变体则用差异共鸣器,化解了最棘手的“认知冲突”。两个文明因对“时间”的理解不同而无法协作——一个认为时间是线性的,一个则视其为环形,这种基础认知的差异导致所有合作方案都南辕北辙。共鸣器放大了两者的认知特色后,他们意外发现:线性时间适合规划长期目标,环形时间擅长总结历史经验,结合两者竟能构建出完美的“时空管理系统”,像将直线与圆圈融合成莫比乌斯环。

在金色恒星系的第三行星,岩壁画上的绿色孢子图案旁,多了无数条青金色的细线——这些线连接着不同循环的符号,时而汇聚,时而分散,像协同选择的动态轨迹。那只智慧生物的意识在壁画前,用触角画出“协同宣言”:“保持自我,拥抱他者,像星辰既独自闪耀,又共同组成星座。”行星上的议会通过了《跨循环协作法》,其中最特别的条款是:“每年必须有一个月,所有公民体验其他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差异滋养理解。”

循环联盟的“协同发展基金”成立了。基金由各循环按能力捐赠,专门支持跨文明合作项目,优先资助那些能融合不

不想错过《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