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海的浪沫溅在脚踝时,第七只汐铃的嗡鸣正顺着海水往上爬。′k?a·n?s?h`u/b`o_y,.,c~o-m·小三数到第九道白色浪头时,终于看清滩涂下的秘密——不是沙粒,是无数半透明的铃壳,每个壳里都裹着枚细小的海螺,螺口对着深海的方向,吞吐着淡蓝色的光。
“是‘潮铃螺’。”吴迪用洛阳铲挑起一只,螺壳突然张开,喷出股细水柱,在沙滩上画出个箭头,指向远处的礁石群,“归墟海眼的入口,藏在那些礁石后面。”
他的胳膊上缠着新的绷带,养魂铃的红光透过布料渗出来,与小三掌心的焚铃印记产生共鸣。从焰火山逃出来后,两人沿着刘建军留下的青铜片地图走了三天,沿途总能发现潮铃螺的踪迹,像是有人故意在引路。
礁石群的缝隙里嵌着无数只船铃,都是历代沉船留下的,铃舌上的红绳早已被海水泡得发白,却依旧缠着片晒干的海藻,海藻的纹路与汐铃的水波纹完全吻合。吴迪刚想穿过礁石,最外侧的船铃突然响起,礁石后的海水开始旋转,形成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泛着深蓝色的光,正是归墟海眼。
“是‘旋铃阵’。”小三翻着铃经,最后几页的水渍里浮出行字:“潮涨铃鸣,汐落阵开,非汐时者,入则为鱼”,“现在是涨潮,要等退潮才能进去!”
漩涡周围的海水突然竖起道水墙,里面浮出无数只人影,都是穿着古代服饰的水手,腰间的船铃与礁石上的船铃产生共鸣,铃舌颤动的频率竟与海浪拍岸的节奏完全一致。吴迪认出其中几个人的装束,与爷爷笔记里记载的“守海人”一模一样——他们是世代守护归墟海眼的族群,与守铃人同出一脉。
“他们在维持旋铃阵。”吴迪指着水墙里的人影,他们的手正按着漩涡边缘的海水,每按一下,漩涡的转速就慢一分,“赵家的人肯定来过,这些守海人快撑不住了!”
养魂铃突然飞出,红光在礁石群上炸开,所有船铃同时转向漩涡,铃舌疯狂颤动。水墙里的守海人影发出一声悠长的呐喊,漩涡中心的深蓝色光芒突然暴涨,竟在退潮前提前打开了道缺口,足够一人通过。
“快进去!”吴迪将小三推向缺口,自己则举着刺铃冲向礁石群,“我挡住涨潮的海水!”
刺铃的尖刺插进礁石,黑光顺着石缝蔓延,在礁石外围筑起道黑色的屏障,暂时挡住了汹涌的海浪。小三回头时,看见吴迪的身影在浪花中忽隐忽现,养魂铃的红光与刺铃的黑光交织成网,像只张开的巨手,死死按住不断上涨的海水。
穿过漩涡缺口的瞬间,小三感觉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拉扯,眼前的景象突然扭曲——海水变成了天空,礁石化作了星辰,无数只潮铃螺在“星空”中漂浮,螺口喷出的水柱组成条蓝色的银河,尽头悬着只巨大的铃铛,铃身刻满了水波纹,正是第七只汐铃。
“是‘幻境海’。”小三握紧焚铃,赤红的光芒在他周身亮起,幻境中的“星辰”突然炸裂,露出下面的真实景象——归墟海眼是个巨大的海底溶洞,洞顶倒挂着无数只钟乳石,每只都在滴水,水珠落在海面,发出铃铛般的脆响。
汐铃就悬在溶洞中央的水柱上,铃口朝下,不断喷出淡蓝色的雾气,雾气遇水凝结成细小的铃虾,在海水中游弋,虾壳上的纹路与汐铃完全一致。小三刚想靠近,水柱突然炸开,无数只铃虾组成道虾墙,挡住他的去路,虾壳碰撞的声音像无数只小铃在鸣响。.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是汐铃的守护。”小三举起晶铃,紫光在海水中扩散,铃虾群突然退开,让出条通往水柱的路,“它们认主了!”
汐铃的水波纹在紫光中亮起,与小三掌心的火焰印记产生奇妙的呼应,一红一蓝两道光在海水中交织,形成个完整的铃铛图案。溶洞的岩壁突然渗出淡金色的液体,顺着石壁流下,在海底汇成个巨大的阵法,正是七铃齐聚的七星养铃阵。
“原来……这里才是最终的祭坛。”小三终于明白,落铃城、冻铃窟、焚铃岛、铃乳洞……所有的地点都在围绕归墟海眼分布,像北斗七星围着北极星,“七铃的归宿,从一开始就在这里。”
汐铃突然从水柱上飞出,悬在小三面前,铃身的水波纹与其他六铃的纹路一一对应:养魂铃的云雷纹、泣铃的缠枝纹、玉铃的北斗纹、刺铃的尖刺纹、晶铃的星辰纹、焚铃的火焰纹,最后在汐铃的水波纹中完美融合,发出震耳的共鸣。
七铃同时亮起,在海底阵法中投射出初代铃师的虚影,他穿着古朴的巫袍,手里举着只黑白相间的铃铛,正是七铃融合后的形态。虚影的嘴唇翕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