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w/x.s,w?.`c.o/m~”
吴忧吐出麻布,喉咙里全是血腥味。阿秀赶紧递过水壶,他喝了两口,才觉得那股撕裂般的疼痛稍微减轻了些。
“接下来去哪?”他看向秦老道,石室里的人越来越多,火把的光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疲惫和迷茫。
秦老道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地图,铺在地上:“咱们得去湘西。”他指着地图上一个用朱砂圈起来的地方,“这里有座‘盘王殿’,是当年苗家义军和大顺军联络的据点,里面藏着一批粮草和兵器,足够咱们支撑一阵子。而且湘西多山,清兵不容易搜剿,咱们可以在那里休整,再联络当地的遗民。”
“湘西……”吴忧喃喃道,他听说过那地方,说是有很多毒虫瘴气,还有会下蛊的苗人,“那里的苗人会接纳咱们吗?”
“不好说。”秦老道叹了口气,“当年闯王和苗王有过盟约,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心易变。不过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只能赌一把。”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而且,我怀疑夜枭就在湘西。”
“夜枭?”吴忧心里一紧,“先生有线索了?”
“嗯。”秦老道压低声音,“上次落霞村被袭,绝非偶然。黑风寨的人怎么会突然找到那里?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我让人查了,那个带清兵去落霞村的参将,祖籍就在湘西,而且他最近频繁和湘西的土司来往,行踪诡秘。”
吴忧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他仿佛能看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内奸,正躲在某个角落,用阴鸷的眼睛盯着他们,随时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
“什么时候出发?”他问道。
“今夜就走。”秦老道站起身,“趁清兵还在打扫战场,咱们连夜赶路,争取天亮前走出九宫山。”
众人纷纷收拾行装,阿秀帮吴忧背上行囊,里面装着干粮和水,还有那把阿七留下的弯刀。吴忧拄着根粗树枝做的拐杖,跟着队伍往石室深处走去。那里有另一个出口,通往九宫山的另一侧。
走出密道时,己是深夜。一轮残月挂在天上,给山林镀上了层银霜。山风吹过,带来阵阵寒意,吴忧裹紧了身上的单衣,却还是觉得冷。
“给你。”阿秀解下自己的披风,递了过来。那是件粗布做的披风,边缘己经磨破了,却很厚实,还带着少女的体温。
“你怎么办?”吴忧犹豫着。
“我不冷。”阿秀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从小在山里跑,比你耐寒。”她说着,还故意挺了挺胸脯,像是在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
吴忧拗不过她,只好接过披风披上。果然暖和了不少,连伤口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些。他看着少女单薄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队伍在山林里穿行,脚步很轻,像一群夜行的狼。秦老道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罗盘,不时停下来辨认方向。吴忧和阿秀走在中间,前后都有汉子护卫着。
走到一处山脊时,吴忧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复明寨的方向。那里己经看不到火光了,只有沉沉的黑暗,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仿佛能听到那些牺牲的弟兄们在黑暗中低语,问他能不能带着他们的遗愿,一首走下去。
“走吧。”阿秀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秦先生说,往前走,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吴忧点点头,转过身,跟着队伍继续往前走。残月的光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首延伸到山路的尽头,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像是有人在吹笛,声音咿咿呀呀的,在寂静的夜里听着格外诡异。秦老道立刻示意大家停下,熄灭火把。
“是‘赶尸匠’。”一个熟悉湘西的汉子低声说道,“湘西一带常有这行当,把客死异乡的人送回家乡安葬。”
“不对。”秦老道的脸色沉了下来,“赶尸匠吹的笛音有讲究,是‘安魂调’,节奏沉稳。这声音……太飘了,像是在招魂。”
正说着,笛声突然停了。紧接着,一阵拖沓的脚步声从前面的树林里传来,还伴随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
吴忧握紧了弯刀,阿秀也从怀里摸出把短刀——那是李忠留给她的,刀柄上刻着个“忠”字。
月光下,十几个身影从树林里走出来。他们穿着破烂的寿衣,脸色青白,双眼紧闭,双臂平伸着,一步一步往前挪,脚踝上都拴着铁链,每走一步,铁链就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在他们身后,跟着个穿着黑袍的人,手里拿着个铃铛,边走边摇,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如`蚊~网~ _庚^薪+蕞\筷¨
“真的是赶尸的。”阿秀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