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呵,这阴阳怪气的,什么意思啊?
万璞玉懒得跟他掰扯,只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唐高飞跟祝元。
唐高飞给了他一个抱歉的眼神,祝元则是迫切地再给他使眼色。
而祝元的意思非常直白,那就是,
“干他啊!我们也忍他很久了!”
钟莱明这个人,本人有多大的能力没看出来,但特别爱吹嘘自己祖上的显赫。
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还吹嘘自己是“正黄旗”的身份。
这么舍不得祖宗,怎么不下去陪他们啊!
钟莱明对祝元的开场白也是“放到过去你们根本没机会接触我”。
听得祝元要不是有素质,真想把他两个鼻孔打成一个。
昨天晚上,在这位大神睡过去之前,唐高飞还能借着跟伙计交替开车的借口躲过去,一直跟他坐在一起的祝元跟豆兰可真是受了大罪。
钟莱明一直喋喋不休的炫耀着他祖上的辉煌,吹嘘自己年轻时有着几乎呼风唤雨的能力。
一口气儿讲这么久,口水喷了祝元一脸,他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口渴。
这个“特异功能”,似乎才应该是他值得吹嘘的。
后来在豆兰终于忍不住,悄悄跟祝元说她想打晕这个老家伙的时候,钟莱明精神不足,眯了眯眼睛睡着了。
谢天谢地,他睡觉并不打呼噜,还算是对这个世界有好的一面。
祝元虽然平常也算能说会道,但在“中伤”别人这方面,他做了多年的老好人,根本想不出词儿来。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万璞玉这张谁听了谁生气的臭嘴叫这个老小子做人。
接收到祝元发出来的信号,别说万璞玉本来就忍不住,怎么可能允许有人在他面前嚣张。
“这话,怎么说起呢?”
万璞玉笑容变得更灿烂,这是他预备整人的前兆,
“是我见识浅薄了,想来钟老板的家世非常显赫?”
像这种喜欢吹嘘的人都爱戴高帽子,万璞玉首先赞扬钟莱明,果然一句话就被带进了圈套。
只见钟莱明低头哼的一笑,虽然话是在说谦虚,但本人的神情可毫无谦虚的意思,
“哎呀,不值一提,只是祖上是正黄旗而已。”
明明说着不值一提,但眼神却给人一种“你快接着往下问啊”的感觉。
万璞玉也没让他失望,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哎呦,正黄旗那可不得了啊?可钟老板不是汉族吗?”
“这世上还有万当家不知道的事情啊,”
钟莱明洋洋得意的继续讲下去,
“建国之后,我太爷爷顺应潮流,改了汉姓,再往后我们这些后代也顺应着改了民族。”
听他这么说,万璞玉在心里连连翻了好几个白眼,心说狗屁的“顺应潮流”,竟然能把改名换姓躲追杀说的如此清新脱俗。
钟莱明祖上确实是满族人,据他的吹嘘,他的祖先当年拥护过顺治帝上位,从此封官进爵,加封八旗正黄旗。
不过他这么爱吹嘘的人,一直没讲出自己祖宗究竟是正黄旗哪一支,估计这些全都是吹出来的。
万璞玉就这么微笑着,静静地看着他装逼,在心里盘算着用哪句话怼他算是最温和。
钟莱明吹嘘自己祖上出过一位贵妃,相当受皇上的宠爱。
后来贵妃生下了一位公主,公主长大后嫁回贵妃娘家,所以可以说他们家也是有皇室血统的。
这些话,他昨晚已经给祝元吹过一遍,祝元历史学的一般,判断不出他说的是真是假。
但估计,就算是真的,真的部分也很少。
“可是我记得,清代的公主不是大多嫁去蒙古联姻么?”
万璞玉提出质疑。
想来这辈子已经有太多人对钟莱明的吹嘘故事提出质疑,所以他应对起来相当有经验。
“所以才说我们家的贵妃娘娘受宠呀,皇帝才把公主嫁回我们家,说明我们家显赫。”
钟莱明不慌不忙的解释。
行吧,还真他娘的让他给圆过去了,强行合理。
再后来,皇帝下台,皇宫变天,钟家的祖先本来想跟着去满洲国继续效忠皇上。
但钟家祖先不知道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总之最后他们一家走错了路,没能去了东北,反而到了西北关中一带。
这时候,全国动荡,军阀横行,世道打乱的情况下,皇帝也不能算皇帝了。
于是钟莱明的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