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失利?”
王姮微怔。*0~d^i*a′n′k-a?n¨s¢h_u′.?c\o!m·过去的一年多里,他们夫妻远离京城,却始终关注。京中诸事,大到朝堂要务,小到市井传闻,王姮都有消息渠道得知。更不用说还有楼彧,他本就是至尊父子的心腹,每隔几日,就会有信使来往于南州、京城。是以,王姮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朝廷一直都对外用兵。西北、西南,还有东北。……说得好听些,这是圣人有着征伐天下的雄心壮志;说的难听些,就是圣人穷兵黩武。所幸,圣人有个好太子,总能为他的征战,筹措足够的粮饷。但,征战这种事儿,也颇有几分“胜者为王”的意味。劳动大军,消耗巨大,赢了,将周围的番邦、敌国全都征服,还能说得过去。朝堂上的诸公,也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若是败了,本就对圣人“善征伐”不满的朝臣们,就不能忍了。不说御史,就是三省六部的其他朝臣,也会忍不住的“劝谏”。朝堂有了反对的声音,京城表面的和谐安宁就会被打破。京城,又起风了!王姮不是寻常内宅妇人,她处在权利中心,对朝政十分敏锐。只是听闻东征战败的消息,王姮就想到了许多许多。片刻后,她直直的看向楼彧的眼睛:“阿兄,我们要回京了吗?”南邦已灭,蜀王之事也已经调查清楚,只等京中的处理结果。楼彧此来南州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楼彧还额外的在南州施以种种仁政,并获得了不小的政绩:清理隐户隐田,为南州开拓良田,增加人口。打破当地豪族的垄断,消除地方的顽固势力,增强官衙的威信力。加强官学的建设,与山中夷族合作,教化山民,进一步推行儒家教育。架桥、铺路,开办慈幼局、平价诊所等等惠民机构,最大程度的帮扶底层的百姓……因着时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却刚刚开始。但,基本上都有了大致的框架,只需继任的官员继续推行,少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必定有所成效。而为了确保这一切,楼彧已经选好了继任者——他的学生,从京城带来的士子们。可以说,楼彧已经将所有都计划好,就算此时回京,南州以及整个西南也能按照他制定的目标,平稳有序的发展。楼彧原本就已经计划回京,东征失利的消息,将会加快他回京的步伐。“嗯!太子本就体弱,这一年,又是筹措粮饷,又是处理朝政,心神损耗得厉害!”“朝堂上,本就势力繁杂。世家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一本《氏族志》,还是无法彻底破除他们对于权利的垄断。”楼彧捏了捏眉心,缓缓的说着:“太子,很是不易!”毕竟他所说的这些,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困难。还有一些,不好说出来的隐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比如——“还有东宫,隐约有些不太好的流言。”楼彧留在京城的眼线,尽职尽责的将自己探查的所有消息,全都汇报到南州。其中不乏许多捕风捉影的传闻。楼彧却很是重视。这些流言,看似荒诞,实则是“无风不起浪”。王姮想了想,试探性的问了句:“难道跟小大郎有关?”东宫最大的隐患,就是曾经断腿、落下后遗症的皇长孙。当初为了他,太子更是不惜把小三郎送出宫。。王姮还“养”过他一段时间,对于这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王姮颇为喜欢。随后,东宫重新安定下来,小三郎被送回宫,王姮也没有彻底放开手。她还会给小三郎布置功课、检查考核。再随后,王姮与楼彧一起来南州,距离京城两三千里,她也依然没有断了联系。六皇子、小三郎还有长宁公主,王姮始终都关心着他们的学业、成长。除了定期的教学、考校,王姮还会给他们送去南州的“土特产”——象牙、宝石,药材、木材,各种金器银器玉器,还有山中夷族的铁器、衣服、首饰等。王姮真心付出,自然也得到了真心的回报。三小只不是普通孩子,他们身份贵重,还有着极其丰厚的私库。不说平日的回礼,单单是这次王姮生产,三小只得到消息后,都命人送来了礼物。将作监出品的金锁、金项圈等各种金器,皇家寺庙加持的平安牌、平安符,京中东西两市来自各地的名贵器具……只这三个孩子,他们就凑够了整整一马车。好几口大箱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王姮收到了心意,也从他们的来信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