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令人意外的程家三郎

儿子身上的衣服颜色,可以是百姓衣服上的颜色,但平头百姓绝对不能穿官服上的颜色,哪怕是青色也不行,一旦穿了,就是失“礼”,是要受到官府处罚的。

程俊收回目光,看向另外一边。

宫门不远处放有上百只胡凳,此刻有一半的胡凳被人占据。

坐在胡凳上的都是头戴乌帽、身穿各色官袍的中年人。

大唐官员的官袍有紫色,红色,绿色,青色四种颜色之分,品阶越高,官袍的颜色越深,成语“红得发紫”也是由此而来。

显然文武百官至少有一半的官员都来了。

站在宫门处的那群少年因为贫富有别,刻意分成两群。

坐在胡凳上的数十位朝中文武,明明都穿着官袍,却也刻意的分成了两群。

一群坐在东边,一群坐在西边,彼此看谁都不顺眼。

此时众人都注意到策马而来的程俊。

西边胡凳群中,一位身穿红色官袍的老年大臣噌的一下站起来,冷声说道:

“武夫就是气派,骑着马就来了!知道的他是来参加御史选拔,不知道的还以为边陲来了军情!”

话音一落,他身边的大臣们立刻笑出了声。

程俊皱了皱眉,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古代送军情的都是驿卒,拿国公之子比作驿卒,和说人是田舍汉乡巴佬没什么区别,都是在骂人。

这人谁啊?

程俊翻身下马,拎着缰绳一边靠近宫门,一边打量着对方。

对方年龄五十多岁,个头一米七五左右,身材瘦削,板着一张脸,给人一种正准备发火的感觉。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面如黑炭的中年人从东边站起来喝道:“王珪,再怎么说他也是宿国公的儿子,你说话用得着这么损?”

他是谏议大夫王珪?果然是一把好喷子!

贞观年间,有两把喷子最为出名,一把是魏征,另外一把就是他了。

程俊有些不明白,又没得罪他,他干嘛出口伤人?

王珪看向身高几近一米九的黑炭武将,语气淡淡道:“老夫说的有什么错?士农工商,各干各行,让一介武夫当言官,就像商贾当了宰相,老夫可不屑与这种人为伍!”

黑炭武将嗤笑道:“说得好像你儿子能当御史似的。”

王珪笑呵呵道:“龙生龙,凤生凤,我是言官,儿子自然也该是言官,要是你儿子能当言官,那你可要留心是不是你的种了。”

“王匹夫,你说什么?你再敢说一遍!”

黑炭武将哪里听不出他话里带刺,火上眉梢道。

王珪抬手指了指走过来的程俊,“我说他呢,你急什么?”

唰的一下,坐在西边凳子上的文官们将目光定在程俊身上,嬉笑着对他指指点点,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东边的武官们却是一脸不爽。

表面上,王珪是在嘲笑程俊身为武将之子却来参加言官御史的选拔,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们,心里不满陛下“不愿厚此薄彼”偏袒武官的旨意。

王珪也确实是这个意思。

在他看来,武将之子参加御史选拔,就是胡闹!

昨天休沐在家没有上朝,他听闻陛下要进行御史选拔的消息,便立即动身前往皇宫,准备劝谏陛下!

却不想陛下将他拒之宫门外,不打算见他,派人告诉他说,关于御史选拔的上奏,等到选拔结束以后再说!

王珪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等到御史选拔结束以后,入宫谏言天子,这会看到程俊,昨天憋的一肚子火气,忍不住宣泄在了他身上。

黑炭武将听得出王珪的指桑骂槐,可对方没有明指,若是对号入座岂不是成了找骂,可不反驳心里又不舒坦,看到程俊只身而来,嚷嚷道:

“处侠,你爹呢?有人骂他,他还藏着不出来?”

程俊一直观察着王珪,琢磨着他的话,也已经反应过来,老家伙针对的不只是他,而是所有的武将之子,只不过他倒霉,正好撞到王珪的枪口上。

闻言,程俊目光挪移到黑炭将军的身上。

身体里的记忆再次如同野驴般猛踹了几下他的脑袋,让他想起来,这人是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私交甚好,连忙抱拳说道:

“好叫尉迟伯父知晓,我爹没来,不过来时他千叮咛万嘱咐,叫我千万别跟护不住主的人计较。”

尉迟敬德一愣,反应过来后嘴角扯动了几下,最终忍不住捧腹大笑道,“说得好!”

武将们讶然望着程俊

不想错过《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