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2 我们的教练是个天才!

开始踢不上主力,沦为替补。

单纯从实力上看,马丁·罗兰德是目前贝斯沃特中国人里最全面最出色的。

攻守兼备不说,尤其是那一脚传球和任意球,非常惊艳。

还有像中卫罗杰·约翰森。

这名20岁的英格兰中卫身高1米91,非常强壮,防守能力也是相当出色。

对于杨诚来说,除了脚下技术糙了一些,罗杰·约翰森作为一名中卫,真的没短板。

但出道于低级别的弱旅威科姆,被杨诚给抢先截胡了。

所以,杨诚非常清楚,这些球员一旦训练好了,整合出来,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而提高训练水平,加强身体条件,这是提升球员表现的关键因素。

让球员们感到新鲜的是,杨诚和教练组的训练并不是单纯的体能训练,更不是简单的跑步。

绝大部分都是有球训练。

而且很多都是基础性训练。

起初,球员们都感到很奇怪,觉得这种基础训练没什么意义。

虽说是英乙球员,可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

等到真正开始训练,要贯彻执行杨诚的要求时,他们就意识到问题了。

例如,杨诚要求他们必须要跑起来,不能站着接球。

这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杨诚要求所有球员的接球距离必须控制在10-15米之间。

低于10米或超出15米,他都会点名批评。

这就让球员感到非常不适应,很混乱。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很难去控制这种距离。

就算他们控制好距离,接到球后,又必须一脚出球,绝不能让球在脚底下逗留。

往哪儿传?

怎么传?

所有的球员都是一团乱。

首堂训练课的场面乱得那叫一个不忍直视。

而且,球员的消耗还非常大。

精神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之下,体能消耗可想而知。

但杨诚在下午、次日、第三天……

依旧还是这么练。

一直到第4天,球员们开始有些熟悉这种训练要求时,杨诚才开了第一堂战术课。

“首先,我告诉你们,为什么会要求在10-15米?”

经过了4天的苦练,球员们对这位23岁的主教练,同时又是俱乐部的小老板,已然生出了敬畏之心。

主教练有没有料,球员是感受最深的。

杨诚虽然年轻,但他是真的有东西的。

而且非常高明。

他应该就是布莱恩·基德所说的,天才!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在一场足球比赛里,面对高压紧逼的防守,职业球员在10-15米的传球误差是最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小于10米,太拥挤了,反而不利于传球;大于15米,传球误差和失误率会大幅提升。”

所有的球员自己琢磨了一下,尤其是回忆过去这4天的训练,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距离保持在10-15米,这要练成一种本能,以后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在比赛里,你们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小于10米就跑开,多于15米就拉近。”

球员们明白了,纷纷点头。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会乱?”

杨诚依旧没有给球员回答的机会,而是自己揭晓答案。

“因为你们都不带脑子。”

“你们以前所在的球队是怎么训练,怎么比赛的,我不清楚,也不关心,现在来到我们贝斯沃特中国人,那你们就必须要适应我的要求。”

“带着脑子上球场,要积极思考,要随时随地去分析比赛局势,去观察队友和对手。”

“你们之所以会乱,原因是传球距离短,球速快,要做到一脚出球很难。”

所有球员都纷纷点头,确实是如此。

除非反应速度惊人,技术又非常精湛。

“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在接球之前,就提前观察好周围的形势,想好了出球的线路,甚至不止一条出球线路,那还会乱吗?”

球员顿时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想要在我的球队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上了训练场和球场,随时随地都要观察好局势。”

“我给你们一个参照的数据,每次跑位和接球之前,你们至少观察周围10次以上,优秀是15次,越多越

不想错过《名满天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