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对莫德里奇的防守从来都不去抢球,而是要阻止莫德里奇带球推进,同时不让他往前送出直传,或者是斜传球。”
“没有直传和斜传球,莫德里奇的传球就无法穿透曼联的防线。”
莫德里奇的传球是贝斯沃特中国人中场里,最具穿透力,同时也是最有创造性的。
但克罗地亚人也有自己的短板。
当他受到安德森的特殊照顾,当弗格森让安德森采取针对莫德里奇的防守战术时,克罗地亚人的个人能力是没有办法突围的。
所以,他只能横传或回传。
这个时候,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运转就会显得比较低效。
首回合其实就已经暴露出了这个问题。
当时弗格森倚重的是斯科尔斯,跟莫德里奇斗得旗鼓相当。
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各有发挥。
但杨诚意识到之后,就留了后手。
到了这场比赛,他就在下半场用阿隆·拉姆塞换下拉基蒂奇。
阿隆·拉姆塞本赛季的长传成功率高达84%。
但威尔士人年纪小,长传准确率是有,但速度偏慢。
而且年纪轻,缺乏经验,对比赛的理解不够,掌控力度不足。
杨诚换上他的目的就是接莫德里奇的球,长传转移,通过拉扯曼联的后防线,给前场的三叉戟创造出进攻机会。
但球速不够快,落点再稍微偏差一点点,队友接球调整后,再准备发起进攻时,曼联的后防线已经转移过来了。
莱万多夫斯基也在费迪南德和维迪奇两大中卫的联手下,被限制得死死的。
前场三叉戟一旦被曼联的防守阵势困住,无法直接突破,威胁球门,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说完,布莱恩·基德又放出了几段比赛中的录像,全都是曼联防守成功的比赛片段。
“当莫德里奇被限制住后,我们的前场和中场就缺乏一个有效的串联者。”
拉基蒂奇确实是非常不错,但他也才22岁。
另外,莫德里奇能做的事情,拉基蒂奇其实做不到。
那就是在对手高强度压迫下,稳健带球推进的能力。
如果要简单点来对比,拉基蒂奇在塞维利亚这种球队能踢中场核心,但到了皇马、巴萨这种顶尖豪门,想要承担起欧冠冠军级球队的中场核心,他还不够强。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星。
过去,贝斯沃特中国人到了真正强强对话,尤其是欧冠八强以上的强强对话,哲科在前场的战术作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莱万多夫斯基在战术作用方面是真的不如哲科。
所以,本赛季到了欧冠半决赛,对阵曼联时,这个问题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掐死了莫德里奇,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就被遏制住了。
加雷斯·贝尔、沃尔科特和迪玛利亚,都不属于那种能够拿球和控球的类型。
阿扎尔是,但比利时人还太嫩了。
同样的道理,杨诚很看好阿隆·拉姆塞,但他也很嫩。
所以,对阵曼联的两回合比赛,其实杨诚输得无话可说。
弗格森用他那极其敏锐的战术嗅觉,捕捉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强大威势背后的脆弱软肋。
就算半决赛不碰到曼联,碰到阿森纳,贝斯沃特中国人过了关,到了决赛,估计还是要输给曼联。
说到底,这个问题很严重!
而且,被弗格森这么一揭露,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球队采取这种打法。
当然,能不能像弗格森的曼联一样守住,那就看本事了!
“我之前说过,成功的球队是相似的,失败却各有各的失败。”
杨诚听完众人的分析后,他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这两回合比赛的失败,很明显,问题就出在中前场。”
“当我们的前场攻击阵容无法做出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从中场方面找原因。”
解决贝斯沃特中国人目前现状的问题还是有很多。
对方不是要压制莫德里奇吗?
那我就让你的压制没用。
例如,我找一个像阿扎尔、阿尔沙文之类的球员踢边锋,跟莫德里奇组成双核。
或者找一个像哲科这样的中锋,也同样组成双核。
但问题就在于,杨诚不打算破坏掉莱万多夫斯基、加雷斯·贝尔、沃尔科特和迪玛利亚这一套好不容易打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