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豪门球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人才过剩!
这里的人才,并包括最顶尖的人才。
就好像贝斯沃特中国人,青训那边在不断培养,可一线队这里的年轻球员已经逐渐过剩。
中场在签下托尼·克罗斯和凯文·德布劳内之后,拥有马图伊迪、拉基蒂奇、阿隆·拉姆塞、恩戈洛·坎特、保罗·博格巴等。
再看看青年队,天才少年斯特林已经崭露头角,哈里·凯恩也已经声名鹊起。
这对贝斯沃特中国人来说,队内的人才竞争已经是非常激烈。
甚至随时都可能转化为恶性竞争。
到那时候,年轻球员得不到比赛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成长达不到预期。
这对杨诚、俱乐部和球员来说,都是输!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所有豪门球队身上都会发生。
曼联、皇马、巴萨、切尔西、拜仁,比比皆是。
把球员卖掉,又觉得很可惜。
潜力这么好,培养个几年,绝对是能卖出高价的。
众多豪门球队给出的方案就是:卫星俱乐部。
这并不是杨诚首创,而是一直存在。
例如,皇马就跟包括赫塔菲在内的众多西甲球队关系匪浅。
曼联在比利时等国家都有卫星俱乐部。
之前也一直传闻,切尔西收购了荷甲的埃因霍温,阿莱士就是被送到埃因霍温练级的。
但卫星俱乐部也同样存在众多的弊端。
杨诚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收购俱乐部,集团化运作,无疑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前世,包括曼城的城市集团,波佐家族收购的乌迪内斯、格拉纳达、沃特福德,还有红牛集团持有的几家俱乐部,无疑都是集团化运作。
但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曼城的城市集团。
在杨诚穿越之前,城市集团持有10家俱乐部,老十就是法国的特鲁瓦。
城市集团对特鲁瓦的操作就很有意思。
他们非常简单粗暴地推动全球化和集团化管理。
除了统一球衣之外,例如他们聘请了巴黎迪士尼的高管来经营俱乐部。
从曼城引进了一批冗员,结果都踢不上比赛。
主教练就更加离谱,直接就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名从来没在欧洲执教过的主教练。
甚至在取得19轮5平14负的“无敌”战绩之后,球迷喊着要下课,特鲁瓦管理层给出的答复是,“一切要听集团指挥。”
最后的结果就是,特鲁瓦到了降级,都没有换帅。
曼城和特鲁瓦的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集团化运营的优势,毋庸置疑。
例如,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如今最引以为傲的青训体系、球探网络和训练系统,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
由于是信息化,这一切复制过来,难度并不大。
贝斯沃特中国人这边甚至可以安排人员过来“开分矿”。
所有的资源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这边就可以省下非常庞大的一笔投入。
这一点,贝斯沃特中国人在青训体系的卫星训练中心里,已经得到了反复验证。
当青训体系和球探网络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可以得到惊人的发展优势。
这还只是竞技层面。
在经营层面,贝斯沃特中国人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招商资源根本不是小俱乐部所能想象的。
不说别的,就说主赞助商,例如球衣赞助。
贝斯沃特中国人在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巨无霸企业去谈的时候,只需要把小弟俱乐部加进来,哪怕只是手指缝里渗出来个两三百万欧元。
这对法甲尼斯这样的俱乐部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不用说,贝斯沃特中国人手头上的资源这么多。
到那时候,尼斯的营收水平还是现在这样?
而反过来,曼城和特鲁瓦的合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
原因就出在曼城过于简单粗暴地复制,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足球的本土化元素。
例如,聘请了一个毫无欧洲足坛执教经验的澳大利亚人当主教练,这不是离谱吗?
球队成绩都已经如此糟糕了,还没有及时调整,事事要遵循集团意志,这不是瞎扯?
足球产业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