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氏集团收购尼斯,跟贝斯沃特中国人不还是同一个老板?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你要这么说,那也没有错,但是,咱们在法律层面上看,这两家俱乐部有什么关系?”
杨诚反问了。
“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是我的,跟我老爸没有半毛钱关系,跟杨氏集团也没有关系。”
“最多就是杨氏集团旗下的中国茵宝赞助了我们的球衣袖口广告,仅此而已。”
“那杨氏集团收购法甲尼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在杨氏集团任职。”
“甚至,我让杨氏集团出面,还是想要帮我老爸打一打广告,让杨氏集团再露一露脸。”
“如果不是,我直接用信托持股、委托持股等各种方式,照样能运作出来。”
杨诚这话是真的没毛病。
以欧足联的能耐,在资本领域,他们压根就没什么办法去监管。
例如,杨诚前世的红牛集团、波佐家族。
另外,像大众、奥迪、阿迪达斯,他们其实可以同时影响很多俱乐部,尤其是德甲俱乐部。
欧足联对此有办法吗?
所有人都清楚,在资本运作面前,这一则条款不能说形同虚设,但真没多少实际意义。
要是杨诚真的收购了法甲尼斯,全欧洲都知道,他是贝斯沃特中国人和尼斯的实际控制人,那又如何?
只要在法律层面上,股权上,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那就没问题了。
一家人?
那就去看看西甲。
俩兄弟持有两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同时踢欧冠的,没有吗?
就像红牛集团收购莱比锡红牛。
全世界都知道,那是红牛集团持有,跟萨尔茨堡红牛是一个老板。
可在法律上,莱比锡红牛是会员持股,资金来自商业赞助,这不犯法吧?
只不过,持股的会员全部来自红牛集团而已。
怎么啦?
有啥问题?
这还是被誉为准入最苛刻的德甲!
要是什么时候,杨诚对德甲球队感兴趣了,也复刻这一操作。
这就叫做:走红牛的路,让红牛无路可走。
只要是规定,就一定有漏洞可以钻。
这是防不胜防的!
杨诚根本就不担心这些。
“那你打算出多少钱,收购这家俱乐部?”林中秋关切地问。
“你觉得呢?”杨诚不答反问。
“对方要价1000万欧元,我觉得出到800万欧元。”
杨诚含笑着点头,“那就先接触,做一下尽调再说。”
尽调之后,才能清楚地掌握尼斯的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
但对于杨诚来说,他觉得,800万欧元的价格还是贵了。
最主要的还是尼斯没有多少固定资产。
杨诚心里头是有一个参考的。
在他前世,作为法甲豪门的马赛,在2016年出售的时候,其实才卖了4500万欧元。
要知道,那可是大巴黎和摩纳哥烧过钱,法甲成功举办欧洲杯之后的价格。
2011年,作为首都球队,卡塔尔财团收购巴黎圣日耳曼70%的股份,也只花了5000万欧元,而且其中2000万欧元是用于偿还债务。
同样是在2011年,俄罗斯富豪雷博诺列夫收购降入法乙的摩纳哥,只是象征性地花了1欧元就成交了。
当然,不管是美国财团收购马赛,还是雷博诺列夫收购摩纳哥,都承诺会在未来几年投入多少钱,以确保球队的竞争力。
但从这几笔收购就能看出,法甲球队现在就是烫手山芋。
撇开其他球队不谈,就说尼斯。
尼斯最早是在1990年被来自塞尔维亚和美国双重国籍的富豪米兰·曼达里奇收购。
或许很多人不熟悉这个人,但他是一个专门买卖俱乐部经营的炒家。
尼斯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95年套现卖掉。
98年他收购朴茨茅斯,07年套现卖掉。
卖掉庞贝军团后,他转身买下了莱斯特城。
他现在就是莱斯特城的主席。
在杨诚前世,2010年12月,他卖掉了莱斯特城后,买下了谢周三。
尼斯辗转经营了之后,02年落入了法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的富豪莫里斯·科恩的手中。
这段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