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2章 少年成名,不忘初心

与刘国良等人交谈了一会。

陈金独自挎着背包,前往休息室,洗澡换衣服。

望着陈金逐渐远去的背影,刘国良的目光也变得愈发深邃。

十五岁少年,出道两个月,冲击第四冠,纵观整个乒乓球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如果陈金继续保持下去,这样的成绩,带来的流量,是难以估量的。”

刘国良嘴角噙笑,“恐怕比张霁科当年还要恐怖。”

要知道。

张霁科当年,巅峰时候,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国乒大半的流量。

后来的马泷、樊镇东、王褚钦和孙颖纱,与之相比,都远远不及。

如今,三位一体的刘国良,极力推动乒乓球商业化。

倘若真能再打造出一个流量与实力并存的张霁科式选手,势必能够带来无法估量的商业价值。

想到这。

刘国良心中的规划,更加清晰了起来。

“王浩。”

刘国良突然开口,“今晚的决赛,你做陈金的场外指导吧?”

毕竟,王浩乃是男队主教练。

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以及战术安排,都让人比较放心。

更何况,陈金是直板横打,对手菲利克斯同样也是直板横打。

身为直板横打宗师,决赛指导,王浩当仁不让。

“嗯。”

王浩点了点头。

“那就好。”

刘国良神色轻松,微微一笑,“让宣传那边好好搞,着重强调‘十五岁小将’和‘国乒重夺世界第一直板’,把情绪价值拉满。”

“明白。”

情知刘国良这是想要在背后狠狠地推陈金一把,王浩并无异议。

马泷、樊镇东、王褚钦退赛,导致这次蒙彼利埃冠军赛的关注热度堪忧。

而陈金的强势崛起,打破外界对国乒梯队建设质疑的同时,又以直板选手的特殊身份,引起不少球迷的关注。

再加上,对于巴黎奥运某人失利的不满,正好提供了一个宣泄口。

种种因素加持,陈金在国内的关注热度,丝毫不逊于王褚钦。

只是因为陈金出道日短,尚未进行流量粉丝运作。

否则的话,蒙彼利埃早就成了陈金的主场。

有了刘国良的支持,国乒力捧,对陈金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同时,也让人隐隐担忧。

“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大的流量。”

王浩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不免有点忧虑,“希望陈金能像小胖那样,少年成名,不忘初心。”

相比之下,樊镇东比陈金更幸运。

当初,樊镇东虽然年少,王浩却一直将他带在身边。

不但将小胖推荐在了吴教练的门下,还把他领进了八一队。

部队作风,八一精神,对樊镇东后来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陈金却没有这般待遇。

“今后得对陈金多费点心思,以免他被流量冲昏了头。”

王浩暗自思忖,“这么一个好苗子,绝不能让他成了方仲永。”

这么多年,国乒终于出了个直板天才。

倘若自己能将陈金培养成为第一个凭借直板横打技术获得大满贯甚至超级全满贯的选手,那么自己的乒乓球生涯,才是真正的没有遗憾了。

……

陈金来到休息室。

却始终不见谢名扬和李谦的踪影。

“咦?”

陈金奇怪,“人都跑哪儿去了?”

若是换了以前,每次比赛结束,两人必会等待自己。

可这次,独不见两人。

让陈金感到有一丝丝的不太习惯。

匆匆洗完澡。

回宿舍。

刚到门口,站在门外。

一股熟悉的香味,渗透缝隙,从房间里飘荡而出。

拼命地往陈金鼻子里钻。

“好香!”

陈金情不自禁,吞咽口水。

打完一场比赛下来,体力消耗,本就饥肠辘辘。

哪里禁得住这般诱惑?

陈金耸了耸鼻子,使劲吸了两口:“好像是水煮鱼的味道。”

“嗯?还有口水鸡……回锅肉……麻婆豆腐……”

问题是,异国他乡,宿舍赛场,哪来的水煮鱼、口水鸡、火锅肉和麻婆豆腐呢?

不想错过《如获至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