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看,他们李家还真是缺点运气啊。”
“可不?没一个是寿终正寝的。”
“这个李敢居然和霍去病有嫌隙,霍去病不是那皇帝眼中的红人吗,这下可有好果子吃了。”
【有一次霍去病打猎的时候,偷偷拉弓搭箭射死了李敢,堂堂抗匈名将,被一个外戚谋杀了,但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爱将啊,汉武帝为了包庇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是被一头鹿给撞死了,令人忍俊不禁,血脉到了李陵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好消息是李家不再倒霉了,坏消息是汉武帝把李家杀完了。我们说《李陵答苏武书》是复杂的,就是因为它涉及到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一桩公案“李陵事件”】
汉
刚才还吵得火热的朝堂,这下却鸦雀无声,有些事说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光彩。
刘彻脸上也不好看,就这么赤裸裸的把他包庇去病的事情说出来了,即便这件事情还没发生。许是看出上方之人的厌烦,一位言官上前弹劾,不久朝堂又是鸡飞狗跳的样子。
刘彻坐在上面,面无表情心思早就不在这上面了,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他也还是会选择包庇去病,那可是冠军侯,打匈奴的好手啊,李敢有点脑子就不要去招惹去病。
【晚年的汉武帝是愈发昏庸暴虐,好大喜功,哪怕取得了漠北之战的胜利,依旧穷兵黩武。唐代的杜甫就以汉喻唐,针砭时弊嘛,他在《兵车行》里写道“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彼时李广、霍去病、卫青都死了,说句大家不爱听的,除了李陵,汉朝没啥名将了。
但汉武帝有一种错觉,因为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嘛,他觉得外戚很能打仗,于是提拔了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这个李广利太重量级了,太贵物了,靠裙带关系一路擢升,号称“贰师将军”其实外强中干,志大才疏,后来也是他率领7万汉军轻敌冒进,使得7万汉家儿郎被匈奴人全歼。
李广利更是投降匈奴,成为武帝时期对外战争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而在李广利投降的9年前,我们的主角李陵便在其麾下。摊上这样的领导,好日子可不就来了嘛,李广利和李陵共同北进,前者有3万精精骑,后者有5000步兵。两人是分头行动啊,很快啊,李家的 debuff就生效了。】
刘彻不以为意,好大喜功,昏庸暴虐怎么可能?而且这一次去病不会早逝,他的疆土可以比之前更甚!
天幕这句说的没错,不是所有的外戚都是那么能打,李广利竟然敢投降?!懦夫,没用!哎,这世上除了卫霍再没有人能像他们这般了。
“这给的是不是有点少啊?”
“一个两万一个五千,差距也太大了。”
【李陵正面遭遇了3万匈奴骑兵,李陵部众浴血鏖战,以寡击众,竟在客场取得了胜利。注意,这个战绩是很牛逼的哦,我以前说过,古代的步兵军团是不可能和骑兵军团抗衡的,指挥步兵军团,歼灭骑兵军团的案例在军事史上凤毛麟角。击溃匈奴骑兵的李牧被称为“军神,”打败白马义从的袁绍被称为“袁神”,李陵区区5000步兵打败3万骑兵,匈奴举国震动。
单于、左贤王、右贤王全部出动,纠集8万骑兵围杀李陵,李陵部众顽强至极,杀敌备至,打退一次侵攻,重创了匈奴主力,甚至一度让单于丧失了继续和李陵作战的勇气。
然而李陵孤军奋死,道穷且饥,前后抗衡匈奴十余万部队,申请援军却迟迟未果。坐拥大军的主帅李广利始终未能给予援救,兵力差距悬殊,加之李陵部队中有一个叛徒叫管敢,泄露了军机,最终,匈奴把李陵给活捉了。】
“嘶……五千对三万?这都能赢?”
“这李家是不倒霉了,居然出了个军神。”
李广看到李陵的战绩,有些欣慰,他的孙儿能做到这种程度,骁勇善战即便是被俘虏了也不会投降的。
“就五千人,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甚至重创主力,这是真军神啊。”
“这样的人,被俘虏就立刻投降了吗?”
“我看不像,会不会是严刑拷打受不住了才投降的。”
“哼,苏武被折磨那么久也没想着投降啊,怎么一到他这里上了几次刑就倒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