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一句话,愣是把官员们给堵死了。
如果战事不需要国库出钱,那麽他们就不能再拿国库空虚,无力支撑来作为理由。紧接着,不等官员们开口说话,朱元璋再次开口继续说道:“另外,你们也不用担心咱拿不出这麽多钱,这次征讨倭寇,咱只准备派出三万水师。”三万人征伐一国?听到朱元璋这句话,奉先殿又一次炸了。“陛下不可啊!三万人征伐一国,这,这岂不是让我大明将士去倭寇送死嘛!!”“请陛下三思,倭寇虽是弹丸小国,但毕竟是一国,三万人犹如蜉蝣撼树啊!”“陛下,臣以为,面对倭寇应当以防御为主,加强海防,日後再徐徐图之,不可急躁!”“西南,山东,两处……”咚!咚!咚!听到有人又提起西南和山东的事情,朱元璋抬手在龙案上狠狠敲打了几下。等到他们安静下来,朱元璋才开口说道:“西南战事已成定局,接下来不过就是收尾,数月时间便能班师回朝,还有山东。”“不过是白莲教的乌合之众,不需一个月时间,蓝玉便能扫清反贼还山东一个清明。”“至於北边元蒙馀孽,诸位爱卿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大明火器早已今非昔比?”听完了朱元璋这番话,官员们这才猛然想起前不久科技院展示的那些火器。不管是佛朗机炮还是线膛燧发枪,都是战场上的大杀器,以少打多没有任何问题。就在官员们回忆火器之威的同时,朱元璋也再次开口。“咱已经下令让科技院加快进度,大量制造线膛燧发枪,用於装备我大明将士。”“此次东征倭寇的三万水师,将会全部配备新式火器,三万人,足以灭倭寇一国!”“另外,北元馀孽也不用担心,有佛朗机炮坐镇,北元骑兵别想靠近我大明边防一步!”这些话说完,官员们虽然被怼的哑口无言,但从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没有放弃。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官员们见自己的理由全都被驳回,乾脆也不装了,直接将核心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说。首先开口的还是那个御史,只见他上前两步,缓缓开口说道:“陛下,臣等不知陛下为何一定要征讨倭寇,在臣看来,此事属实不值得劳师动众。”“倭寇只是一弹丸小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否则也不会和关外蛮夷一样抢夺钱粮物资。”“就算费时费力将它们打下来了,对我大明而言也只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好处啊!”朱元璋早就知道肯定会有人拿利益做理由,所以,是时候该出王炸了。“那如果咱告诉你,倭寇那边不仅有一座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银山,又当如何?”“此银山一年最少也能出产七万六千斤白银,折算下来一年出产超过百万两银子。”“哦对了,还有一座金矿,不过储量不是很大,大概也就只有八百万两左右的黄金。”当初魏武说的是最高产量每年三十八吨,但其实这只是他说的保守估计。 那是按照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石见银山被开采的年产量而计算出来了。事实上如果换成是大明来开采,特别是现在的大明,这个年产量恐怕要翻好多倍。首先是开采问题,倭寇开采都是正常开采,开矿的人手必定是有限的。而如果大明将倭寇打下来,那麽按照魏武的计划,倭寇所有人都会被当做牲畜。在这样的压榨式逼迫下,开采原矿石的速度,简直不敢想能有多快。其次是工具问题,倭寇冶炼金属的手段太落後了,工具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如今的大明,甚至连高碳钢都能炼出来,采矿的效率必然会大大增加。紧接着,将矿石采集出来之後,还要将其进行粉碎,这样才能更好的提炼金属。在倭寇这边,他们只能依靠人力,但是大明现在可是连蒸汽机都有了。机械的研磨效率可不是人力能够相比的,再加上提炼的手段更是差距巨大。综上所述,朱元璋说一年最少七万多两银子,已经是非常非常保守了。然而,即便他已经如此保守,却还是把这些大臣吓的不轻。一瞬间瞬间,整个奉先殿内部就像是被按下了时间暂停键一样。甚至就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一点,整个大殿变得落针可闻。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全都僵在原地一动不动,双眼瞪的就跟铜铃一样。然後过了好一会,官员们总算是回过神来,这时才终於能够听到呼吸声。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呼吸声变得越加的厚重和急促。特别是户部尚书曾泰,他不仅呼吸急促,甚至就连双眼都变得通红了。这一刻,他甚至都忘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