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张治通不慌不忙喝了一口茶,“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你急什么!”
“大人,您想想,他毛都没长齐就这么厉害,等他发展起来,李密一党更不得了,到时我们能掌控的区域,只会越来越少。”王城和恭敬地说。
“确实,这小子城府很深。”如果是其他人发明了玻璃镜和玻璃,发明了辣椒酱,他一定会搞到手。
元盛这小子很聪明,提前找好了靠山,谁又能从李密一党手中抢过来呢?
这三样东西,元盛是属于绝对垄断的地位,未来的利润更是巨大的。
不说其他的,就说这玻璃窗,如今哪个权势之家不是开始换这种玻璃。
但是,不足为惧。
张治通说:“元盛之所以站得稳,还是因为李密一党,如果李密这一党倒了,元盛就是一个读书人,即使考中秀才,也是被我们轻易拿捏。”
王城和点头称是,确实,像元盛之流虽然有些能力,但是不足以成为宰相的对手。
可是,道理虽如此,但是如何打压李密一党的实力?如果能打压他们早打压了,“大人,那我们如何做呢?”
张治通又品了一口上好的毛尖,“如今正有一个机会,我得到密报……”
第二天下午,张治通拿着一幅前朝名画,万里江山图,外加两坛子辣椒酱进了宫。
张治通知道,即使今天他跟赵晋吹吹风,赵晋也不会动元盛。
他都没把元盛放在眼中,赵晋又如何会把元盛放在眼中?
但是有些风该吹还是要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工作要早做。
赵晋本来在和淑妃玩乐,听到张治通找来,顿感扫兴。
下午还被大臣拉着工作,赵晋很不情愿。
但他听说张治通是拿着前朝的万里江山图来的,瞬间来了兴致。
赵晋颇有艺术细胞,擅长书画,他将张治通提拔到宰辅的位置,他的能力不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张治通跟他一样,精通书画。
“快请。”他早就垂涎万里江山图的真迹了。
张治通进来,恭敬地说:“拜见陛下,拜见淑妃娘娘。”
“快免礼。”赵晋亲自走过来,自己抽走了张治通手中的卷轴。
赵晋迫不及待打开万里江山图,放在书案上。
“爱卿,快来品鉴一番。”
张治通说道:“陛下,我觉得这幅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将千山万壑,江河湖海,亭台楼阁,村落农田,全部描绘其中。”
“陛下您看,这远景的群山,中景的江水,近景的翠峦村舍,层次丰富衔接自然。”
“这奔腾的江河,静止的山峦,动静相宜。”
“还有这青绿色更是用的妙,比如这出,近处的山石用浓重的青绿色敷染,突出了质感和立体感。”
张治通知道赵晋的书画造诣很高,品鉴到这里就够了,剩下的要留给赵晋发挥。
果然,赵晋接话道:“确实,这石青和石绿的颜料用的好,色彩夺目,浓淡相宜,色彩分明。”
“还有这技法上,线条流畅又富有变化,尤其这皴擦技法用的妙,通过不同笔触与墨色浓淡,生动塑造出山石的纹理和质感。”
“树木,建筑等精雕细琢,人物虽小但神态生动,或行走于山间,或劳作于田地,栩栩如生。”
“爱卿,你将这幅万里江山图送给朕,真是送到朕的心坎上了。”
赵晋越看张治通越顺眼,还得是他的宰相,每次与张治通聊画,赵晋都有酣畅淋漓之感。
张治通拍马屁道:“这幅万里江山图虽好,但是我觉得您一年前画的《锦绣山河长卷》更胜一筹。不管是从构图还是意境上,都略胜一筹。”
张治通一脸真诚,直视赵晋,丝毫没有因为睁着大眼说瞎话而感到惭愧。
赵晋愣了一瞬,没想到张治通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张治通是真正懂画爱画之人,这种由衷地夸赞,可比外行的夸赞让赵晋爽多了。
赵晋谦虚道:“我的画作,怎么能和王之重比?治通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张治通说:“您啊,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谦虚了。”
赵晋心中美极,但是面上不显,“你竟打趣我,对了,你手上提的这是辣椒酱?”
赵晋从画中走出,这才注意到张治中手上还拎着两个罐子。
张治通将两罐辣椒酱捧在手上,“陛下知道此物?这元氏辣椒酱吃着甚好,我便赶紧拿到皇宫给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