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弘毅气愤地说:“时年,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元盛他何德何能考取解元?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猫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知道此等不平事,怎能不告知其他人,我要揭发元盛作弊,你愿意一起吗?”元弘毅正义凛然。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com 免费阅读
张晋慷慨激昂地说:“弘毅,老师支持你!我要同你一起揭露这场科举舞弊案!”
崔时年胸中燃起烈火,“老师,弘毅,算我一个,我崔时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岂是怕事之人!”
“好!今天我们就为了天下学子的正义,掀开这科举舞弊的盖子!”张晋豪迈道。
三人商议了一番,知道此事要趁早,等到雁门郡的学子们都离开后,这事就晚了。
今天是放榜第二日,绝大部分学子还没有离开。
三人分头行动,开始奔走于学子们居住的客栈。
崔时年拿着张晋己经抄录好的诗集备份,来到学子阁,大声说道:“诸位学子们,我乃冀州崔时年,今天有一件要事,要与诸位同学说。”
客栈中的学子们本来在讨论策论题,听到崔时年的话,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崔时年这人他们知道,是这次乡试解元的热门人选,有些人还押注压了他,结果这人只考了二十一名,距离解元的差距可大了。
即便如此,此人的学识也比他们在座的大多数人强多了!颇有分量,一众学子都看向崔时年,包括两个书院的先生。
崔时年说:“元盛和我都是石鼓书院甲班的学生,石鼓书院每个月都有一次月考,最近几次考试,元盛的成绩都在十名左右,不要说第一名,前三名都没有!”
众人听到崔时年这么说,不禁露出鄙夷的神情,这是输不起?
跑来诋毁人家解元了,也不知道这崔时年怎么想的,他这样一闹不是将自己曾经的同窗,曾经的书院都得罪了?
崔时年看到众人鄙夷的目光,冷笑一声,“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本诗集,这是京都礼部侍中王城和的大公子王文杰的诗集,是他在京都诗会中当众做出的诗赋,但其中两首,是元盛在第三场考试中的答案!”
本来一众学子在看热闹,听到崔时年这么说,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什么情况?
崔时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可不像是杜撰的,而且他当众诋毁元解元,元解元告到官府,崔时年是要吃官司的。
一位书院先生问,“崔时年,你怎么知道元盛第三场诗赋题的答案的?”
“是啊,考卷被封在试院,你是怎么看到的?”
崔时年哼了一声,“还不是元盛自己说的,他考完第三场后,当着我们书院的先生,说了最后两道诗赋题的答案,就是诗集上这两首,一首《清明》,一首《渔舟晚景》。”
“大家都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我又岂敢信口雌黄!”
“我作为一名读书人,知道此等不公事,即便冒着身死的风险,我也要将此事揭露出来!”
崔时年这话说的慷慨激昂,虽然有股少年人的愤青味道,但他的形象瞬间高大许多!
学子阁在场所有人,都被崔时年的话震住了。
有一个本身成绩优异,但是没有考上举人的学生说:“我没跟元盛在一条街考试,但是我听说诸位考官频频去他身边观看他的答卷,如果真如崔时年所说,这次科举的成绩是否公平公正都很难说。”
他不敢当出头鸟,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还是清晰传到附近同学的耳朵中。
另外一个没考上举人的学子深有同感,他明明考得也可以,怎么就没有考上呢!
还有一些没考上的学子想,天气太热,他们失常发挥了,如果元盛作弊,这次的考试成绩会不会首接作废?!
到时候他们是不是又能再参加一次考试?
那些侥幸考上的学子,心中打起鼓来,这天杀的元盛,他娘的搞什么不好,科举舞弊,他们的成绩不会作弊吧,好不容易侥幸考上举人了!
想什么的都有,但毕竟没考上的多,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崔时年说的没问题,我之前想去赌场押一押案首之位,就问了一个石鼓书院的学生,元盛,崔时年和范志远三个人的成绩怎么样。当时那个学生就说,崔时年和范志远两人在日常考试中交替第一,而元盛的成绩则是平平。我当时便问他为什么,他说元盛的诗赋水平忽高忽低,大部分时候平平无奇。”
“如果这么说元盛真作弊?”
“这是科举舞弊案啊!我们这次的乡试怕不是要作废吧!难道要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