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
“哇塞,这电影才刚开始就有这么劲爆的画面啊!后面可千万别拉胯啊,我最讨厌那种虎头蛇尾的电影了!”
“就是啊,希望东哥这次能给力点,可别拍出那种让人失望的虎头蛇尾的片子来。”
“这也太好看、太刺激了吧!说实在的,就开头这画面,如果放到后面,那绝对能封神啊!”
“别吵啦,都安静看电影!看,各国为了争夺铁矿资源,都已经大打出手了,不愧是那所谓的‘三大善良国’啊,他们周边的那些小国家,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嘛!”
“不对啊,不是说有‘五大善良国’吗?怎么现在变成‘三大’了呢?”
“切,你看看约翰牛和高卢鸡,他俩联手居然都打不过汉斯虎,还好意思跟咱们坐一块儿呢!”
“哈哈哈,你说得太对啦!”
“……”
就在 23 号 00:01 分的时候,众人和各大媒体像是约好了一样,纷纷发出文字消息:“热烈庆祝电影《2012》首日票房突破 3.5 亿,比《盗梦空间》还多出 1.5 亿呢!恭喜李文东导演再次刷新了他自己的个人记录!”
“电影《2012》凭借50%的入座率,就刷新了《盗梦空间》的首日票房记录,将首日票房拉到3.5亿。”
(由于22号是冬至,俗话说,冬至大过年,所以白天不是很多人去看电影,大家都在和家人吃饭。)
看来大家一大早就盯着这个记录了。
不过格局还不够打开,还是小瞧了kk新闻的人了,它的 “全球票房破 3 亿” 报道掀起第二波热议:北美首日 1.2 亿,欧洲市场贡献 8000 万,东南亚地区因 “龙国拯救者” 设定票房同比激增 40%。
悉尼歌剧院前的巨幅 3d 海报成为打卡圣地,巴黎影迷在埃菲尔铁塔下模仿电影中的逃亡场景,东京银座的户外屏循环播放黄石火山爆发片段,路过的上班族甚至出现 “地震错觉”。
当海外观众看到龙国工程师在海拔 5000 米的雪山上焊接方舟龙骨时,bbc 记者在报道中罕见提及:“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基建速度’的含义。
“东哥,牛逼(破音)!”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声音之大,仿佛要冲破屋顶。
紧接着,更多的人附和道:“东哥已经不是人了,是神啊!不然怎么会有那么高的票房!”
“可惜电影《2012》的时长太长了,将近 3 个小时,不然场次还能增加几场呢。”有人感叹道。
“是啊,一天才 4 场,确实太少了。”另一个人也表示赞同。
“我虽然讨厌李文东,但不得不承认,他拍的电影真够带劲的!”有人说道。
“那可不,以往的灾难片,都是男主角去度过难关,谁能想到这部电影里居然还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呢。”
“我特别喜欢东哥拍的一个片段,就是那个部门把周边的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后,再将建造好的几艘诺亚方舟给他们乘坐。”有人兴奋地说。
“不过我觉得这点不太好,要是换做是我,肯定直接把他们往里按住,看他们还敢不敢挑衅!”有人愤愤不平地说。
“大哥,这是电影啊,为了他们国家的票房,总要展示一下自己人性的一面嘛。”旁边的人笑着解释道。“不过如果真的是世界末日,那就,嘿嘿...”
“你们说,国家的基建能力真的有那么强吗?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如此多的诺亚方舟,不仅将十几亿国人全部容纳其中,甚至还额外建造了几艘去营救其他国家的人。”有人惊叹道。
“这样跟你说吧,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就算是珠穆朗玛峰这样的高峰,也能建造出几部电梯来。”另一个人笑着解释道。
“你年纪还小,可能不了解以前有一种速度叫做深圳速度。当时建造国贸大厦时,仅仅用了 3 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层楼,最终顺利完工。”又有人补充道。
“这算什么,昆仑速度才是真正的厉害呢!短短几年时间,就建成了长达 4 万多公里的高铁,而相比之下,香港的高铁就显得有些逊色了。2005 年底就已经动工,原计划 2010 年落成,可结果呢?到现在香港那边都还没有动工,而其他地方的高铁都已经通车运行了。”有人略带讽刺地说道。
“那里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了,楼上的,你是香江人吗?黎名的联合国护照是真的吗?为什么从来没听他提起过呢?”有人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