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5章 联名弹劾

至于两位四家,全程被蒙在鼓里,四家仓库存盐根本就没销售多久,虽然他们也积极补救,但扬州商户要买盐的,大部分已经买了钱周两家的盐,虽然最后拼了老命杀价抛出去一批,但是也是卖一引亏一引的价格。,2¢c+y+x*s′w¨.′c?o`m~

他们也想从零售上抛售一笔弥补损失,但是路程遥远,指令传达需要时间,等他们犹豫不决好久之后忍痛做完决定,消息再送到南直隶各府,最近的太平府都是在盐船出现的第三天收到消息,而盐船上的盐早就卖个差不多了。

太平府人口也就在一百二十万人左右,一百八十万斤食盐一股脑的投入,整个太平府百姓差不多一个月内都不需要买盐了。

家家都有盐,谁还会去买他们的,再说了,就算他们卖的再便宜,穷的叮当响的农民刚才已经把买盐的钱花了出去,也没有余钱再买他们的盐了。

每家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食盐,阖家嚎啕,将钱周两家祖宗十九代再次全部问候了一遍,六大盐商的攻守同盟彻底宣告破产了。

何止这几家大盐商,扬州城内破产的大大小小盐商无数商人多了去了,瘦西湖和运河上几乎每日都能捞上一船衣冠楚楚的尸体。

也就正在这时,一封由李俊业和刘昕联名的弹劾南直隶官商勾结,贪污行贿,渔猎百姓的奏章呈上了崇祯的案头。?|看?e*书×屋¢a小?!说?网;? e)§更-?.新~&最£_\快,§

这封奏章是李俊业以密折的形式送到崇祯手上,此时除了他们三人知晓就再也无人知晓。

刘昕这段时间的突然消失,和钱家主想的一样,他真的是在收集他们不法的证据,之前是因为没有人手,又被架空,想干什么也干不了,现在李俊业偷偷地临时抽调了一批精干的人员给他,终于有人手帮他查案了。

这一个月里,他们几乎将察院存放的档案账本全部捋了一遍,果然发现账目亏空严重,两淮盐场官商勾结,贪墨成风,现在核心的证据,全部随这道奏章以六百里加急的形式的送到了崇祯的案头。

崇祯先看完了奏章,心中反而波澜不惊,但他依旧做出了火冒三丈的样子,恨不得现在就跟所有的贪官和奸商定罪,然后抄没他们所有家产,以充军资,但光靠这一点证据显然是无法服众的,他按捺住心中的怒火。

继续看了下去,竟然看到最后是李俊业要求对这些人不要牵连太多,并且从轻发落。

李俊业的理由很简单,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北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江南大明赋税重地,还是需要江南这块基本盘的稳定的,而今如果在江南兴大狱,只怕会让江南陷入混乱,影响朝廷赋税收入。¢n′e-w!t¢i^a′n.x_i!.!o·r-g·

李俊业的话其实说的很含蓄,但崇祯知道他其实想表达什么,那就是大明现在都乱成套了,关外建奴汹汹,关内百姓人人思反,如果再将江南的商人和官员 逼迫太甚,只怕会造成他们离心离德,动摇自己最后的基本盘。

南直隶不仅是大明的赋税重地,还是文官集团的基本盘,如果兴大狱,牵连太多,逼之太急,人人杀头抄家,必然导致人人自危。

这个群体看似岸然,其实本质是摇摆的,真有可能将他们逼到对立面去。

商人重利,文人骨轻,江南水太凉。

查肯定是要查,不仅能惩治腐败,还能让自己的国库回波血。

崇祯思考良久之后,将手上奏章递给了司礼监太监,“速速令东厂带锦衣卫,南下扬州拘捕首犯、收集证据,另由司礼监和内阁推荐人选,前往南直隶彻查此案!”

“那刘昕御史,究竟是什么来历,怎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崇祯交待完之后,又对司礼监询问道,一个太监连忙上前答道:“回陛下的话,他是崇祯三年的进士,在御史位上十年一直默默无闻。”

“呵!原来当了十年的七品御史,也不容易啊!”崇祯笑了笑,这种一个七品位置坐十年冷板凳的人,基本都是入不了官场圈子的,同时意味他得背景无比的干净。

“既然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就再给他一个机会,司礼监和内阁推荐的人选,也算上他一个,毕竟是他和李俊业一起联名上的弹劾奏章。”

崇祯的安排非常巧妙,东厂和锦衣卫的速度向来非常快,绝对会先行到达,等司礼监和内阁推荐完,确定人选之后,估计东厂带着锦衣卫差不多已经快到扬州了。

等审案官员到达,主要的罪犯和证据已经全在锦衣卫手上,就算官官相护,想为有些人开脱,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想错过《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